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知识产权精准扶贫>扶贫纪实

脱贫攻坚楷模背后的知识产权力量

编者按

初心不渝,有山河为证;彪炳史册,绘振兴蓝图。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熠熠生辉。本版特选取部分荣膺脱贫攻坚楷模的个人和集体代表,挖掘他们脱贫攻坚工作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感受精准扶贫路上知识产权迸发的磅礴力量。

白晶莹

“绣”出美好生活的草原绣娘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支了不起的“娘子军”,她们来自科尔沁草原,面对贫困“顽疾”,她们用纤纤玉手,靠针尖功夫,“绣”出了美好的生活,树起了一道巾帼不让须眉的风景线。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正是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白晶莹。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刺绣蕴含着蒙古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凭借朴素而鲜明的色彩,细腻而灵活的针法,以及风格鲜明的图样纹饰,在我国刺绣技艺中独树一帜,广泛应用在蒙古族传统服饰上。白晶莹出生于蒙绣世家,母亲和外婆都是技艺高超的绣娘,白晶莹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蒙绣,练就了一手娴熟的技艺。

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科右中旗,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之一。2016年,科右中旗从精准扶贫出发,把蒙古族刺绣作为特色产业扶贫的重头戏,成立了蒙古族刺绣专项推进组,白晶莹勇挑重担,任推进组组长,从此,她拿出绣花时的耐心和细心,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4年来,为了让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学习蒙绣技艺,白晶莹利用下班时间和双休、节假日下乡入户,穿草原、越沙丘,足迹遍布科右中旗的12个苏木镇(乡)、173个嘎查(村),手把手教授蒙绣技艺,成了深受广大农牧民妇女信赖的“白老师”。白晶莹认为,传统的蒙绣技艺还需融入时尚创新的元素,便积极推动蒙绣与苏绣等绣种交流合作,邀请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艺术团队,重新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样图,让蒙绣作品更符合市场需求。

在白晶莹的带动下,科右中旗全旗设立了51个刺绣产业村,举办了130余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培训绣工1.6万人次。截至2019年底,全旗参与刺绣的妇女达2.6万人,有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参与刺绣产业,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元。在科右中旗,蒙绣已经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为农牧民群众打开了一扇新的“致富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及扶贫干部,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并到首都接受表彰,我倍感荣耀和自豪,这既是一项重大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今,白晶莹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她将继续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以百倍的努力和信心,为“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更多业绩,作出更大贡献。 (李 倩)

姜仕坤

用生命撑起晴空的“羊书记”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在贵州的扶贫地图上,位于滇黔桂石漠化核心区域的晴隆县,土地贫瘠、稼穑艰难,是脱贫攻坚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姜仕坤这位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苗族汉子,依托晴隆羊这一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不断改良羊的品种,带领当地探寻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并举的产业新模式,被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羊书记”。

2010年初,刚刚调任晴隆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的姜仕坤便认识到,把晴隆羊产业升级并全面铺开,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为了掌握一手资料,他下村调研,直奔农户羊圈,了解养羊户有什么具体困难、哪个季节羊群最容易发病……他近乎痴迷地钻研各类问题,逐渐地,他从“门外汉”变成了“羊专家”。

有了技术上的储备,姜仕坤决定打破以前借羊给农户养的模式,通过为农户提供低息小额贷款,让农民自己购买种羊养殖,再由县草地畜牧中心提供技术指导。

同时,在羊种问题上,这位“羊专家”调研了解到,国内肉羊市场绵羊肉占到百分之七八十,而晴隆一直以养殖黑山羊为主。“提高绵羊养殖占比,提高农民养羊收入。”姜仕坤当即提出。

说干就干。在扩大绵羊养殖比例的同时,当地积极鼓励科研人员通过对外合作,以当地具有多胎基因的湖羊为母体,以杜泊羊、克尔索羊、澳洲白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横交固定、胚胎移植扩群选育,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晴隆羊”。

在姜仕坤的不懈努力下,一条生态致富路在晴隆县徐徐铺就。“晴隆羊”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靠养羊脱贫的农户持续增加;许多以前种苞谷吃不饱饭的农民改种牧草,一年的收入翻了两番;而随着草场面积的扩大,晴隆石漠化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2016年,晴隆县实现12万人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

6年时间,从晴隆县县长到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但在扶贫路上,他的心思却始终系在乡亲们身上。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而姜仕坤却倒下了。2016年4月12日,年仅46岁的姜仕坤因突发心脏病在异乡离世。在晴隆,再也看不到姜仕坤为扶贫事业而忙碌的身影,但他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扎根在乡亲们心中。 (熊花平)

李玉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 “蘑菇院士” “蘑菇院士”

率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县市,在贫困地区从事食用菌技术培训和推广近10年,带动800多个村、3.5万余名贫困户种植食用菌脱贫,被乡亲们称赞为“蘑菇院士”——他就是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

小木耳如何做出大产业?李玉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能够帮助农民从地里致富!”在柞水县,李玉和团队将部分优质黑木耳示范菌种与柞水地方特色菌种进行比对试验,成功培育出玉木耳、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并在该地推广其创新成果。食用菌成熟后,部分直接作为产品销售,部分利用李玉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加工成木耳益生菌、木耳超微粉等产品投入市场。

对这些创新成果,李玉和团队进行了周密的专利布局。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以“吉林农业大学”“李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一种食用菌菌袋架”“一种干品玉木耳的制作方法”等专利申请文件超90件,涵盖食用菌培育、储存、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2012年,“柞水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准注册后,为提高“柞水木耳”品牌价值,提升产品销量,当地制定了柞水木耳发展“1153工程”,即年产1亿袋木耳菌包、种植1万亩地栽木耳、实现年产5000吨木耳、实现产值3000万元,推动木耳种植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2020年,《地理标志产品 柞水木耳》地方标准顺利通过陕西省地方标准审定,进一步规范了柞水县木耳产品的质量管理,为提升柞水木耳市场竞争力、打造品牌效应奠定基础。

“柞水木耳”产业大了,名气火了。2020年,依靠木耳产业,仅小岭镇金米村一个村便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15万元,户均增收4500元。2020年2月27日,柞水县这个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4.04%的国家级贫困县,依靠木耳产业,正式宣布脱贫“摘帽”。

“现在,我们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逐渐成了气候,看到农村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心底感受到扶贫这项事业的伟大。”对蘑菇产业的未来,李玉相信,食用菌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赵俊翔)

赵亚夫

科技创新绘就农业发展“新底色”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位于茅山山区,近年来,戴庄村的发展堪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如今的戴庄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很难将其与此前一穷二白的“光棍村”联想在一起。而促成这一转变的正是今年已80岁高龄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他用知识产权为农业技术保驾护航,让科技创新描绘出农业发展“新底色”。

2001年,退休后的赵亚夫并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坚持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戴庄村驻扎帮扶。在他的带领下,戴庄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引入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高效有机农业,趟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以农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截至2020年底,戴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负债80万元提高到了年收入400多万元,集体固定资产达1500万元。

农村要富,科技引路。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赵亚夫深谙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他数十次远赴国外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截至目前,赵亚夫已引进冷藏育苗、复合种养等100多项新技术,推广运用稻麦栽培新技术等30多项科研成果。在他的带领下,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围绕有机茄子育种、白僵菌防治稻飞虱、温室大棚支撑结构等技术提交了多件专利申请,积极开展专利布局。

好技术还需配上好品种,寻找适合戴庄村气候条件的品种成为赵亚夫数十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考察调研,他提出发展资源节约型优质品种,宝交早生草莓、越光稻、阳光玫瑰葡萄等一系列国内外优质品种相继引入,在戴庄村的广袤土地上转化成了拓宽农民增收的“致富果”。为进一步挖掘地方品种潜力,赵亚夫还建立起“万山红遍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力培育优质本土品种,丁庄葡萄、茅山长青等地理标志产品颇受市场青睐。

如何让好产品走向大市场?赵亚夫带动农业合作社瞄准中高端消费群体,通过建立特产信息销售网站等方式,助力茅山大地的有机农产品搭上南来北往的销售渠道,端上更多市民的餐桌。2020年12月,戴庄村成为江苏省首家“盒马村”,与盒马签订“定植包销计划”,为提升茅山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造了新机遇。

扎根田间六十载,乡村振兴显成效。“趁自己还能干,会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干下去!”谈及未来,赵亚夫信心满满,他将大力推广“戴庄经验”,让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得更远。 (薛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