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盗版贸易协定》不存在保护主义倾向
欧盟近日出台了一部《反盗版贸易协定》(简称ACTA),有分析人士认为,该协议可能会造成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佛朗西斯·高锐在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期间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协议的文本来看,看不出有任何保护主义的倾向。
据《北京商报》此前报道,欧盟委员会表示ACTA在15日已经达成一致。该项协议包含的范围包括假冒商品,假药以及互联网上的著作权侵权案例。主要功能是批准海关官员在没有收到版权所有者申请或法院命令的情况,“依其职权”查扣仿冒商品。协议内容将在几周内对外正式发布。
针对该项协议,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管育英认为,这将对与成员国进行贸易的中国企业产生直接影响。不过,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WIPO)佛朗西斯·高锐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他简单看过这个协议,他本人并不认为该协议会对中国形成保护主义,而是这四十个国家形成的一个保护机制,从协议的文本内容来看,并没有保护主义倾向。
对ACTA协议,佛朗西斯·高锐提出了两个评价。首先他认为,该协议只是在近40个国家之间签订,是一个单项保护性质而非一个多边保护,他相信多边的保护会更有效;第二,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执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非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问题。正如他此前所说,盗版问题是一个结构问题,两种结构不能对接,或者说是现有的结构适应不了技术的发展。现在这种盗版打击,是一个全球性工作,涉及到市场的开放、人员的流动、边境的开放,涉及到媒体形象、社会、文化,所有这些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因而目前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国际性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据悉,该项协议最早是美国和日本2006年提出的,目前加入该协议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近40个国家,今后还将努力把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以及中东地区纳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