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中国品牌汽车试图在欧洲立足
美国《纽约时报》12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汽车制造商试图立足欧洲 明年夏天某个时候,保加利亚一家新的装配厂将在欧盟制造出第一批中国品牌汽车。为何选在巴尔干半岛山脚下一个小村里建厂呢?这归因于想为乡邻提供工作机会的一位当地富商,以及中国公司的迫切愿望———在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欧盟找到成本相对较低的立足点。
上世纪90年代发迹的保加利亚摔跤手俄格里沙?甘切夫是该项目的主要推动者。中国越野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将成为该项目的少数股权投资者。在9700万欧元的启动资本中,长城公司约占10%,其余由甘切夫提供。预计这家装配厂建成后可创造1220个工作岗位,年产轿车、小货车及越野车5万辆。
欧美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已长驱直入,但分析家认为,这些企业短时间内还无需担心在本土遭遇来自中国人的严峻竞争。想对西方市场现有品牌构成挑战,中国汽车制造商连边还不沾呢。一些公司曾尝试把中国产汽车向欧盟出口,但鲜有成功,“你看到的是中国公司在大谈欧洲,但尚未有所行动”。
近几年,中国增加了在东欧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与能源项目。“他们正在那些不太会遭到强烈反对的国家投资”,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乔纳斯?普莱斯纳如是说。保加利亚经济能源旅游部长朱利安?尼科洛夫则表示,积极吸引中国投资是“我们优先考虑的事之一”。
甘切夫希望在保生产中国汽车,以服务低端的巴尔干及东欧市场。长城汽车公司欧洲市场负责人表示,公司的目标是进入美国及欧盟市场,“我们的设备很好,价格很具竞争力。这是中国制造商的特色。”但当地一些经销商认为,中国汽车要想进入欧洲市场必须克服很多质疑。保加利亚人知道中国产品质量正在提高,但也注意到还缺乏零件、服务和分销网络,“建造这种网络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资金”。
此外,购买汽车时感性常常发挥作用。当地人认为,德国是顶级品牌,之后是日本,再次是法意韩。中国品牌要攀爬这种非官方等级,还需付出很多努力。当地一名车商说:“保加利亚人通过汽车来展示形象。他们宁愿买用过10年的二手梅塞德斯,也不会买新的中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