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非生产型企业)培育工作指引
主要任务 | 工作内容 | 试点企业工作要求 | 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措施 |
一、制定企业发展规划 | (一)明确专利运营服务模式 | 1.针对特定领域开展专利运营服务。 2.建立专利运营服务流程和商业模式。 3.建立明确的专利运营方向和服务对象。 | 1.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试点企业制定和实施有关工作方案、开展专利分析工作等;对有关重要事项提供专家咨询等。由专家委秘书处统一负责与试点企业的日常联系工作。
2.制定考核指标,加强工作指导和年度考核。根据试点企业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必要支持。
3.开展专利协同运用与储备运营综合业务培训,为企业培养专利分析、专利运营等骨干人才。
4.在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框架下,搭建工作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不同单位之间的战略合作。 |
(二)建设专利运营服务平台 | 1.建立专利培育、转移转化、专利价值分析以及信息发布平台,开展多形式的专利运营服务。 2.建立专利分级与收益分配的专利运营机制。 | ||
二、提高专利运营服务水平 | (一)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自身优势的专利运营服务产品 | 1.开展专利交易业务。 2.构建专利池、面向企业开展专利许可服务。 3.开展专利产业化服务。 4.组织专利产业化研究与二次开发。 5.开展专利质押、担保等服务。 6.开展专利价值分析业务。 7.开展专利产业化投融资服务。 | |
(二)牵头搭建专利运营服务网络 | 1.利用市场化、联盟化、协作化等方式汇集各类专利运营服务资源,专利运营服务网络。 2.依托专利运营服务网络,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推动服务产品升级。 | ||
三、培养专利运营人才 | (一)培养不同类型的专利运营人才 | 1.培养专利分析人才,适应专利导航产业发展需求。 2.培养专利价值分析人才,为投资人提供决策参考。 3.培养商务人才,加快专利转移转化,实现专利的商业价值。 4.培养优质专利代理人才,为企业开展专利布局服务。 5.培养专利诉讼人才,为企业维权提供专业服务。 6.培养专利咨询服务人才。 | |
(二)培养不同层次的专利运营人才 | 1.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培植专利运营国际化人才团队。 2.培养专利运营骨干人才,加强人才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