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试点示范城市工作>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动态

长沙市知识产权工作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把握四个环节引领长沙知识产权工作

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彭民安

2013年9月

 

打造经济升级版是当下中国经济的热名词,长沙要想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与引领。在全市开展的“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中,如何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工作的现实意义,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知识产权工作面临最为关键而又紧迫的问题。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知识产权工作重要地位。

1.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前列是创新转型发展的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长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长沙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又好又快持续增长的动力源。长沙要在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中发挥核心辐射作用,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推动长沙产业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转变,从低端加工向高端制造发展的升级,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品牌和产业,引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

2.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前列是光大长沙精神的需要。“敢为人先”是长沙精神的核心和实质。长沙人从来不乏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的勇气,也不乏一马当先,引领进步的豪气。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城市的发展和形象的展示迫切需要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迫切需要自主知识产权的引领和支撑。通过推动知识产权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能进一步光大长沙“敢为人先”精神,激发长沙人“要做就做最好”的强烈自信。

3.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前列是建设示范城市的需要。2012年4月,长沙以综合排名全国第四的身份成功跻身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长沙知识产权工作进入全面发展提升的历史时期,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授权量双双过万,2013年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但客观来看,长沙在知识产权拥有数量、保护水平、实际效益等方面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全面示范的基础上知荣不骄、知耻后勇、知难而进。

二、把握四个环节,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全面争先。

1.狠抓创造,确保发明专利授权“前十”地位不动摇。发明专利的拥有量是创新型城市和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2011年、2012年长沙连续两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所有城市第10位,这充分展现了长沙的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增长力,要确保前十位置并实现稳中求进,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创新举措。一是要激发社会热情。注重发挥政策激励和宣传导向作用,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培育,让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关念深入人心,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创新环境。二是企业要抓大扶小。企业是创新主体,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抓企业专利创造既要突出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专利大户,也要兼顾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要以实施三百工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为抓手,通过优势培育、试点示范、专利扫零等方式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挖掘创造潜能。三是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知识产权不应该是道具和玩具,而应该是增强创新和竞争力的工具。”要坚决破除专利创造只重“量”不重“质”的错误思想,重点突出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的占比、有效发明专利的数量以及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授权比例。同时还要将专利技术的应用率、专利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作为重要的衡量考核指标。

2.力促运用,探索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新路径。转化运用是创新成果产品化、市场化、效益化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最终目的。在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方面,长沙要充分利用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唯一试点城市平台,结合企业需求和知识产权工作实际,重点在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工作方面探索成功路径。一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当前国家就鼓励和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诸多举措,知识产权投融资工作要以此为契机,加紧出台鼓励、支持金融机构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工作的相关政策,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开展物权与股权相结合的双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融资贴息等新型融资方式。二是要建立市场机制。政府引导是知识产权投融资工作有效的“助推器”,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还是需要建立一个充分市场化、高效率的融资环境。知识产权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搭建平台,促进银企联姻。要推动建立知识产权投融资信息交流机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知识产权融资风险控制、价值评价和流转处置等市场运用机制。三是要部门协同推进。在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以及探索知识产权产权投融资服务的过程中,仅凭知识产权单兵作战,必定势单力薄,要切实加强与财政、工信、商务、科技等其他部门的对接与合作,寻求支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的合力,形成资源互补、共同推动的工作模式。要加大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金桥工程”的实施力度,将良好的政策、优质的融资服务转化成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推力。

3.着力保护,打造专利执法维权新典型。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和坚强后盾,是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与转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经投资环境、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必然要求。长沙近几年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数量、质量连续四年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但客观的说,长沙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依然不高,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仍有较大的差距,必须围绕提升保护效果,坚持一手抓专项打击,一手抓保护机制建设,两手都要硬。一是要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执法。要落实国家、省打击侵权制假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要求,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要针对重点地区、主要行业、中心市场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切实加强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加大侵权假冒案件的查处力度,积极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良好市场环境。二是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要构建行政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职能,统筹工商、公安、质监等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对侵权假冒犯法行为的联合执法力度,构建资源共建的、信息共享、反应快捷、协调配合的行政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打击合力;要构建司法诉讼保护机制,加强行政司法协作与区域协作,加大司法机关对侵权大案、要案的审判力度,从快、从重打击重复性、群体性、顽固性侵权犯法行为,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要构建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通过提供维权援助等服务,鼓励企业完善自身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机制,加强产业发展专利预警分析,预防专利侵权行为的发生,切实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强化管理,激发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新活力。管理是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重要保障。当前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必须从平台建设、中介服务、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入手,核心是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坚定实施一个战略。《长沙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指导长沙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是事业纲领和行动指南。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创新型长沙的根本保障,必须坚定不移的推动《纲要》实施。二是要完善市县两级管理体系。管理是否到位,机制健全是关键。要按照职能要求,结合长沙实际,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知识产权局和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局(站)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目标考核,提升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效率。三是要搭建三大服务平台。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长沙重点行业,积极建设并不断完善行业专利数据库,搭建了全市自主创新专业平台;要不断拓展国家专利技术(长沙)展示交易中心功能,完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展示交易平台;要进一步加强中国(长沙)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努力搭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四是要大力实施四大工程。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知识产权“三百工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等四大工程,以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抓手,全面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