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安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计划
为落实《西安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动西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根据《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计划》,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关之年。要按照中省全面深化改革、依法行政总部署、总要求,围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总目标,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核心价值和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创新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务实推进西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服务保障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二、主要工作 1.研究制定西安市“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西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全面总结“十二五”期间特别是示范城市期间的工作经验和成绩,认真组织开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科学设计规划框架体系、明确“十三五”期间西安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等。 在全面梳理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研究设立知识产权重大工程和项目,确保知识产权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强知识产权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范工作对接和协调,使知识产权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加以明确,付诸实施。 2.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开展专利维权援助工作。加强专利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和职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加大执法办案和维权服务工作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水平。全年举办2期专利行政执法和企业专利维权培训班,培训行政和企业人员200人次,提高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和企业维权诉讼能力。 建立和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联合开展专利执法行动,查处专利侵权、制售假冒专利行为。依法受理调处专利纠纷和专利侵权案件,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开展专利执法检查活动12次以上,处理专利案件不少于150件。 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开展企业维权援助,提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手段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 3.扎实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贯标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落实扶持政策,培育一批贯标辅导服务机构和科技骨干企业,培养一批贯标专业人才队伍,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贯彻落实和第三方认证,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通过服务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全年开办2期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和管理培训班,引导和支持10家以上企业实现贯标工作。积极构建中小微企业的联系、指导和服务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探索开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作。 4.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深化科技金融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办法、专利保险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体系和服务机制,扩大知识产权融资规模,发挥知识产权在企业集合债发行中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帮助企业在知识产权产业化过程中解决遇到的融资困难,全年帮助企业贷款10亿元。 5.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不断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切实落实《西安市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办法》,通过资助发明创造,补助区县、开发区、高校的专利宣传、培训等活动, 进行知识产权工作奖励等,激励发明创造,促进专利工作任务的落实。重点促进高新区提升创造质量,提高运用保护能力;促进经开区普及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创造数量;促进其他区县、园区、高校广泛开展活动,创造全社会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全年实现专利申请47000件,授权17700件。 6.持续提升专利信息分析利用能力。扎实推进跨年度实施的53个专利分析项目,加强对项目的指导、监管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专利分析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水平,切实保证项目实施质量。按照项目管理办法,年度抓好后补助项目的审查和备案工作,以扶持百家科技小巨人开展专利信息分析,指导企业产品开发、新市场拓展、技术并购,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科技企业利用全球竞争性技术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年度重点支持50家企业开展专利信息分析利用工作。在专利分析基础上,支持企业开展专利布局、预警、导航,推动专利技术交易价值评估、专利运营转让、维权保护服务。 7.探索实施专利导航试点项目。探索建立我市重点产业、园区专利导航的工作机制,重点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开展专利许可、转让等运营服务,支持西安高新区、碑林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促进高价值专利运营。同时,完善我市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知识产权运营产业发展,提升重点产业专利运用能力。 8.实施外观设计助力竞争力提升工作试点。开展外观设计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试点,促进外观设计提升工业竞争力作用的发挥。培育外观设计优势单位,举办至少1期针对优势培育单位人员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保护、运营培训班。重点以碑林区环大学创意产业带为依托,举办全市工业外观设计创新大赛,并对申请外观专利进行保护的创新作品给予资助,支持碑林区环大学创意产业带探索创意作品市场运营机制,带动我市工业外观设计水平的提高。 9.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制定西安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方向、目标及任务,出台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示范城市“5+N”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一批专利信息分析服务机构、贯标辅导咨询服务机构、专利维权法律服务机构、专利代理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促进我市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合力。各区县和开发区要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应的年度工作计划,指导本区域企业、高校院所和相关部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提升区域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2.完善工作体系,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为高效履职提供保障。要着力改善基层管理力量薄弱现状,确保机构、人员配备与当地知识产权工作的需求相适应。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为知识产权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创新资金模式,提高知识产权事业投入力度。知识产权工作是一项事业,一种能力建设,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提供服务。要转变职能、改革试点,探索知识产权的市场组织推动新模式,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建立工作和绩效评价体系标准。加大财税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知识产权事业,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 4.强化宣传普及,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认知度。积极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专题宣传活动,依托网络媒体、平面传媒等,深入宣传,营造环境,扩大知识产权受众面。要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组织专题宣讲,形成多层次、全渠道的宣传模式和效应。重点宣传企业、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案例,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西安市知识产权局 2015年3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