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中国专利周>相关报道

小微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但却普遍规模小,创新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也正是因此,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对知识产权高度依赖,迫切需要切实有效的知识产权帮扶。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的适时出台,无疑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装了一台助推器。

  《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了15条举措,条条都着力于帮助小微企业摆脱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创造有利的知识产权环境。这些举措涵盖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多个方面,既着力于解决小微企业当前困难,也着眼于小微企业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着力于从根本上提高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接下来,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让《意见》落地生根,得到有效实施,为小微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是众多小微企业的期盼。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也正在抓紧制定具体操作办法,以使小微企业能尽快利用《意见》这一政策平台,推动自身发展。

  而小微企业,也应该借《意见》出台的“东风”,加紧苦练“内功”,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产权实力。只有“内”“外”结合,增强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才能小而不微,才能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知识产权报 枫扬)







金赋科技:倚赖专利点石成“金”

  成立于2002年的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赋科技),是一家以电子自助服务为平台,面向行政、税务、金融等行业提供软硬件产品和运营增值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作为一家以自主研发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金赋科技始终重视创新,多年来获得了很多奖项,如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佛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金赋科技企管中心总监任香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拥有一支务实创新的领导团队,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研发能力较强、业务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公司除了重视人才培养外,还把知识产权工作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从2010年11月成立知识产权部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初见成效。”任香表示,截至目前,金赋科技共提交专利申请5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7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5件。

  此外,持续的研发投入也是金赋科技保持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公司每年都有专门的研发预算,近3年来,我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占研发费用投入的比例平均每年可达7.5%。正是依靠较强的研发能力,金赋科技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得以不断增强。”任香表示,金赋科技在佛山市推出的“市民之窗”平台,被纳入该市2014年十大民生工程。此外,由金赋科技研发的“e税通电子税务管理系统” ,用户人数已突破17万。“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金赋科技仍然成绩斐然,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创造和积累。”任香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

  多年来,金赋科技依靠创新和核心专利,迅速占据行业的核心位置。“公司所有技术人员都要经过全面的知识产权培训后才能上岗。此外,在项目的立项阶段,研发人员需要进行技术查新工作,避免重复研发。”任香表示,即使是对预计产出的创新成果也要拟定申请计划,且该创新成果作为项目和项目负责人的重要绩效评定要素,以确保及时申请专利。此外,公司也十分重视技术情报的收集,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为了保持在行业的领先地位,金赋科技在注重创新的同时,还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等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项目合作,现已经完成了基于国产TCM 芯片的自助办税服务终端的完整性证明和验证技术,建立了基于自主可信计算的自助办税服务终端技术体系,研制出了可信自助终端控制主机、可信自助办税服务终端、可信行政便民服务终端和可信自助服务终端中间件系统。”任香表示。(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康 实习记者 陈景秋)

博思廷:依靠专利“博”得喝彩

  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思廷)是一家致力于以视频分析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研发企业,是国内领先的智能视频分析综合服务厂商。自2007年成立以来,博思廷立足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汇集了五六十位业内资深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超过员工总数的60%以上。在中国安防监控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博思廷依托核心专利技术,已走在了这一新兴市场的前端。

  “在成立之初,博思廷就具有了较强的专利意识,除了对核心技术积极提交专利申请外,还非常重视针对外围技术的专利布局。此外,公司内部也设置了相关人员与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行对接。在公司成立3年内,博思廷就实现了专利清零,这种战略设计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博思廷总经理王巍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软件企业获得软件著作权相对容易,而要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则比较难,专利申请的驳回率非常高。尽管如此,博思廷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现已获得了6件发明专利授权。

  博思廷研发的产品主要是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及智能监控管理软件,用于协助传统监控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平稳过渡。王巍向记者介绍:“公司的产品至少能应用在三四十个细分行业中。博思廷筛选出了5个重点行业,分别是平安城市、道路交通、银行、轨道交通和石油天然气。我们在这5个行业里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轨道交通行业里,博思廷的智能图像算法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近60%,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按照规划,未来3年内,北京的地铁线路会从16条发展到26条,全国地铁线路也将由64条建设至300条左右。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图像智能识别软件行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样的市场前景对于博思廷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新兴市场往往都有一个很长的培育期,而这个阶段常会使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处境十分尴尬。因为新兴市场中,公司早投入才会获得发展机会,而一旦市场不爆发,企业就有可能成为‘先烈’。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安防监控行业蓬勃发展,我们迎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王巍介绍。

  博思廷成立7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依托知识产权和技术上的优势,博思廷的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处在行业前列。谈及博思廷未来的发展,王巍信心满满:“公司将继续稳步向前走,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投入力度。随着众多细分领域市场转折点的出现,博思廷也将努力实现新突破,在专利布局上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前行。”(知识产权报 记者 冯飞 实习记者 陈婕)

世友地板:凭借专利傲“世”群雄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众多文人墨客也诞生于此。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南浔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催生特色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锦上添花,加之当地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一批小微企业受惠于政策所创造的利好条件,依靠知识产权为企业带来效益。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下称世友木业)就是其中之一。

  世友木业成立于2001年,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以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地板为主,楼梯、木门、家具、炭化木等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多年来,世友木业秉承“创新求变、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并以追求“科技创造低碳家居生活”的目标作为企业愿景,在有着“中国木地板之都”之称的南浔区占有了一席之地。

  多年来,世友木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不断寻求突破,并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早在2006年,世友木业就提交了多件专利申请,其中包括 “无甲醛稳定型双层实木地板的制作方法”“弯翘板木材的复原方法”“炭化木地板生产方法”等发明专利申请,以及“钛晶面漆木地板”等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截至2014年上半年,世友木业已累计提交专利申请13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0件,占所提交专利申请比例的近30%;拥有专利80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

  2012年,南浔区政府出台了《南浔区专利服务券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2年4月全面推行了专利服务券政策,该政策的出台,使得南浔区一批企业不断调整研发重点,优化企业的专利申请结构,专利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该办法的出台使得世友木业不断加大在发明专利方面的研发投入,提交了一批有价值、并走在行业前列的发明专利申请。

  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企业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少的荣誉,世友木业先后斩获了“浙江省政府质量奖”“湖州市政府质量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荣誉。今年上半年,国家林业局公布了首批128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世友木业成为浙江省入选的7家上榜企业之一。据悉,此次评选是经专家组针对该领域企业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社会诚信、持续经营能力、资源环保等8大类26个指标进行严格评审后,评选出来的上榜企业的实力均代表了国内该行业的先进水平。

  今后,世友木业将继续推进扩张战略,在技术研发方面不断发力,以尖端的技术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以知识产权不断带动企业向前发展。(知识产权报 记者 张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