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严中取,百端质为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下称《规范》)实施1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坚持高标准、体现严要求的贯标工作,是企业确保知识产权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更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贯标相当于给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涂上了“润滑剂”,穿上了“防弹衣”。从《规范》对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布局来看,立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是形成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保护、运用是体系建立的核心环节,管理者的重视、人员配备、经费支持、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合同管理是体系运行的重要保障,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是持续改进体系建设不断进步的保证。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概括地讲,贯标就是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尽一切可能获取并保护知识产权,对形成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管理、有效利用的过程,同时对这个过程进行评估,提供一定的保障,更好地促进研发与生产,使这个过程一直处于良性循环。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是整个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
因此,当企业通过贯标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后,就能更及时地获取、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占据市场优势。(知识产权报 沐知)
瑞立集团:全面推进 收获维权硕果
瑞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瑞立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公司的汽车气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汽车电器等产品已为中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等60多家国内汽车制造厂以及欧洲、美洲和日本等车系提供维修服务,并逐步进入了全球汽车配件采购体系。瑞立集团产品受到海内外车企青睐的背后源于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截至2014年10月,瑞立集团已提交专利申请479件,其中392件获得授权,并于2013年4月顺利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贯标验收,成为知识产权管理贯标企业。
殊不知,瑞立集团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是从一次“吃亏”开始的。2000年,瑞立集团已初具规模,尝试开拓海外市场,然而却收到了来自欧洲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律师函,被告知瑞立集团研发并准备在国外销售的一款继动阀产品的核心技术落入了该公司专利保护范围。因此,瑞立集团只能无奈地取消了订单。从此,知识产权成为了瑞立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相应政策措施,让企业不再在知识产权上“吃亏”。
2012年8月份,瑞立集团入选国家首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规范试点实施单位,开始实施公司的贯标工作。随后,集团规范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在公司知识产权的组织架构、制度建立实施、人员培养等方面逐步推进,并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贯标工作推进小组,建立了由公司知识产权办公室牵头,技术中心、人力资源部、质量部等部门知识产权联络员互相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此外,知识产权办公室补充了知识产权制度,健全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手册。在人才培养上,公司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科技部门组织的培训,目前,瑞立集团已拥有了一支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公司财务部还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保证了知识产权获取、维持、实施、保护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管理层还制定了公司知识产权方针与目标,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渗透到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
2013年11月,瑞立集团主动维权,诉浙江省一企业专利侵权,并取得胜利,而这只是近年来瑞立集团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所开展的诸多行动中的一件。这样从被迫撤单到主动维权的角色转化便是瑞立集团多年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而收获的硕果。(知识产权报 实习记者 吴 珂)
山东绿叶:细节管理 形成专利优势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之一的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山东绿叶),是一家以天然药物和化学药新型制剂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近年来,山东绿叶呈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这很大程度得益于多年来企业逐步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配套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有效实施的各项知识产权战略。
近年来,山东绿叶在知识产权实施细节管理上进行了强化。据了解,山东绿叶在所有项目立项前,都要先进行客观的知识产权分析以及全面的知识产权规划,以确保企业最新的、有价值的成果都能够及时提交专利申请或作为技术秘密进行保护。
为定期跟踪检索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收集、分析相关的技术信息和专利信息,山东绿叶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检索系统。“系统的建立一方面避免了侵权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山东绿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目前,该系统已经为公司多项技术研发提供文献检索,为筛选项目及攻关方向的确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据该负责人介绍,对于公司重点开发的上游产品(如活性化合物、中药新有效部位等),山东绿叶会通过专利保护延长战略,积极为制剂的下游产品和制造方法与用途提交专利申请,以形成密集的专利网,最大程度地限制竞争对手对技术构成威胁;对于暂时不实施但可作为技术储备或新发明基础的技术,山东绿叶也一一提交专利申请,确保企业市场竞争中的技术优势。
此外,山东绿叶在专利跟踪和专利无效策略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公司会积极跟踪竞争对手专利技术,设法绕开对方的专利,放弃或改变公司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某个或某些必要技术特征,在对方专利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而对无法绕开的专利,山东绿叶也会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予以应对,力争为自己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开辟扫清障碍。
在有国家标准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山东绿叶从细节入手,将知识产权管理渗入企业各个细胞。正是这样从项目立项到专利跟踪的严格专利管理,促成了山东绿叶的茁壮成长。(知识产权报 实习记者 吴 珂)
凌志环保:整合信息 指导企业创新
刚一走进宜兴市凌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凌志环保)的大门,企业设置的“专利墙”便映入眼帘,而在“专利墙”对面的橱窗里,则陈列着公司几个核心项目的名单。这使得记者还未走进企业,就已经被凌志环保重视知识产权的氛围所感染。
凌志环保是一家主要从事给排水工程、环保工程等环保项目的企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自豪地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了照片墙上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广的以循环倍增工艺为主体的模块化产品“PSDEO”。随后,该负责人还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技术专利信息分析报告,记者看到,在该报告的第一页“项目概述”里,就详细阐述了主要竞争对手、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状况、专利区域分布等方面的情况,并且还列出了公司可提交专利申请的技术点。
据了解,自从2009年开始贯标后,为了提高公司专利申请的授权率,规范公司现有专利的管理与维护,加强对环保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提高专利信息的利用率,凌志环保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召集了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工艺技术人员等进行讨论研究,并于2011年6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专利信息数据库。
据了解,该专利信息数据库涵盖了公司的专利产品信息,着重收集了合建式氧化沟、曝气转盘等公司主导产品的信息;将先进的前沿技术论文,特别是环保行业中污水、污泥处理技术与设备的国际国内顶尖技术收纳其中,为公司知识产权创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公司的专利信息数据库还提供与国家知识产权局、SOOPAT专利检索等网站的网址链接,这样,相关人员不仅可以检索到相关的专利信息,还可以就该专利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更直观地了解到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指导企业的创新。”凌志环保知识产权部部长周玮告诉记者。
“虽然在贯标之前,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相关知识产权工作了,但贯标的实施确实整合了我们的零散工作,也让我们对今后的知识产权工作有了更系统的理解。今后,我们会将技术创新融入企业日常发展中,鞭策员工不断努力,将创新之火传递下去。”周玮告诉记者。(知识产权报 实习记者 吴 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