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4月21日,丹阳市召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雷筱云司长;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张春平副局长;镇江市科技(知识产权)局毛健局长;丹阳市委市政府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丹阳市委沈岳方副书记主持,来自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区、街道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与知识产权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丹阳市人民政府陈可可市长成作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报告。陈可可市长指出,2007年10月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以来,先后完成了试点城市验收、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在经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显现。2014年,专利申请量达到733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35件;专利授权量达到352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52件。各项专利申请和授权数据相比2009年示范创建时期增长了将近3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1年底的1.61件提高到5.25件,呈现了从低谷迅速攀升的态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雷筱云司长对丹阳市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光荣称号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丹阳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认可。她强调,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要在城市的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知识产权文化氛围、知识产权支撑体系等方面率先实现高标准,希望丹阳市进一步全面提升城市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有效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型城市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作用,继续加强和深化知识产权工作。 丹阳市委童国祥书记表态发言。他表示,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是丹阳科技经济工作中的崇高荣誉,这体现了国家和省知识产权局对丹阳知识产权工作和事业的充分肯定,同时寄托着上级领导对丹阳的期望。下一步,丹阳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结合丹阳实际,努力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重点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入,进一步营造知识产权氛围,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将丹阳打造成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 会前,雷筱云司长分别与丹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就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丹阳市知识产权局朱长春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