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会议回顾>2016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地方动态

江西:强化顶层设计 营造发展环境(2016)

  “今年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大举措与经验做法,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高效务实,我深感振奋。”1月7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期间,江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熊绍员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熊绍员介绍,“十二五”期间,江西省知识产权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确立了“以顶层设计为先,加大两个专项,常抓四大体系,强攻十百千万”的工作总基调,不断坚持“四以三化”和“三宽两融入”的总思路;形成了“两年倍增计划”“体系建设年”“入园强企”“执法提升年”等工作抓手。不仅如此,江西省知识产权局还启动了专利申请授权“3615”工程,入园强企“十百千万”工程,打假护航“执法提升”工程,体系强化与专利运营“纵横协同”工程,信息统计与分析预警“产业导航”工程,代理与市场中介“服务跟进”等6大工程。

  据了解,在顶层设计方面,“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顶层设计,营造发展环境,出台了《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专利奖励办法》《知识产权四大体系建设规划》《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等8个纲领性文件,在机构建设、专利创造与运用、执法维权、省政府专利奖、专利职称、服务平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而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氛围的不断优化,也促进了专利深度融入并支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全省工作开展和事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江西省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效果不断显现。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江西省专利申请受理量年均增幅达40%,其中2014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增幅全国第一,2015年申请增幅近50%、授权增幅近70%,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企业专利也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在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上,企业占比均过半,目前,已有7个专利超过千件的园区和5家专利超过千件的企业。

  “在专利运用方面,‘十二五’期间,江西省通过大力实施专利产业化工程,全面启动全省知识产权‘企业升级’,推动质押融资和导航试点工作,搭建专利转移、转化及应用推广平台,大大提升了江西专利运用的水平。” 熊绍员介绍,江西省还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2015年行政执法案件数量超过400件,有力保护了自主创新成果。而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江西省重点产业的专利保护。在专利服务方面,江西省紧抓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代理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一批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分析预警、专利导航产业、小微企业托管等试点示范业务。此外,江西省还建立了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据库和市县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开通了网上专利技术交易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前不久,《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对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将以建设‘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为目标,围绕‘江西建设全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一战略中心,坚持‘四以三化’和‘三宽两融入’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强四大体系、入园强企、两个专项2.0工程和专利金融建设,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战略推进、强化量质并行、强化专利运营、强化执法保护、强化能力提升、强化人才队伍,全面推动江西省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熊绍员表示。(知识产权报 记者  吴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