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知识产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案例展示

敢想敢做,创意就在身边

  “要说能做出这件设计还是挺意外的。”正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下称人大附中)上初三的安之达向记者讲述自己制作这件带按摩功能淋浴装置的经过,“一次在我选修的一门创客类课程上,一名同学说:‘好累啊,要是能回家洗个澡,再按摩按摩就好啦。’咦,这不正是个很好的创意吗?不如干脆自己动手做一个淋浴按摩装置吧。”

  说干就干。很快,洗浴池的结构就设计完毕,安之达和另两位团队成员王梓岳、李方智又通过巧妙地设置可拆卸装置,满足洗浴者按摩、搓澡和刮痧等不同需要。但用什么方式提供动力却成了一个难题。在多水的环境下,以电作为动力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用脚踏板提供动力则需要用脚踩,达不到通过机械省力的目的。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安之达的头脑中突然迸出灵感的火花:“既然这一装置是在多水的环境下使用的,那么‘就地取材’,将水作为动力源岂不更好?”于是,安之达的团队利用水的重力原理,通过高度差解决了装置的动力问题。至此,这项发明大功告成。

  得益于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安之达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做出这项发明后不久便提交了一件名为“一种多功能洗浴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去年3月,这件专利申请已授权。在安之达看来,发明固然令人欣喜,但这只是整个发明过程的步骤之一,之后还需要把成果保护起来,因此知识产权意识至关重要。

  安之达告诉记者,自己在人大附中这3年间,学校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给予了很多帮助。在参加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时,循循善诱的社团指导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师不是一下子抛出解决方案,而是积极引导,让我们自己寻找解决思路,这培养了我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安之达说。除了拥有这件专利,安之达还在北京市、海淀区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了多个奖项,未来他还计划提交另一件专利申请。

  学习相关知识、参加社团活动固然助益颇大,但安之达认为,要想成功地搞出发明,还必须敢想敢做。“发明创造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发明创造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自己有创意,并坚持不懈地付诸实践,就可能把它做出来,这是我做这个设计获得的最大收获。” (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