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知识产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案例展示

室内“农场”吹来创新之风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向来是一个集聚创新的平台。今年,记者在这里邂逅了几位“农夫”,感受到了绿色的创新之风。

  一个白色的盒子里,绿油油的蔬菜生机盎然,让看到的人心情大好。“这部白色的机器叫巴比立方,是我们北京麻麻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麻麻汇)推出的一款家用水培蔬菜机。”眼前说话的小伙子叫李智慧,是麻麻汇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告诉记者:“我们麻麻汇最初是由4位爸爸创立的,他们为了能让孩子们吃上安全无污染的蔬菜,当起了隐居闹市的农夫,并通过大量的自主创新,推出了巴比立方。这不仅仅是个所谓的种菜机,不像大家想象的来点儿光浇点儿水就能成,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光是专利申请我们就提交了十几件。”

  巴比立方的创始人曾这样介绍他们的产品——希望向用户传递植物的生长之感,产品需要有生命力,才更能传递情感。他们曾经把一台空机器拿来给小朋友们看,让他们猜这个是干什么用的,有一位小朋友说是婴儿床,新出生的宝宝就可以睡在里面。的确,大大的立方体,好似一个婴儿的摇篮,培育新生的感觉使产品培育蔬菜的属性传递得更加亲切。在记者看来,除了美好的寓意,巴比立方模块化的设计还可以减少产品的截面面积,更加适用于家庭的放置环境。此外,模块化的叠加方式,也便于用户对蔬菜的品种分类种植。

  记者看到,巴比立方整个机身选用了白色、圆润的外观,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双向通透的观看窗口,呈开放式的种植环境;产品侧壁向外9度的倾角,使产品空间上宽下窄,合理化考虑到蔬菜的生长形态;0.3平方米的投影面积与投点间隔是蔬菜产出效率的最合理值,银色金属的亮光喷漆,加强上方光线的折射,使光照更充足、照射更全面,蔬菜产量可控。李智慧继续同人们交流着产品结构的合理性。他说,植物生长需要水、营养成分、光照等,如何将这些因素悉数搬进一个小盒子里,是麻麻汇研发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不断研发,巴比立方面世,在这个白色盒子里,水量、营养液配比、光普稳定性和蔬菜生长必要空间都可以科学搭配,将蔬菜的生长周期严谨地“算”出来,在功能性和艺术性上寻求到平衡,用户操作也达到极致简化,同时保证持续性的高品质无公害蔬菜的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巴比立方拥有的智能补光系统已获得专利授权,通过对太阳光进行分析,将对蔬菜生长无用处的光谱进行过滤,快速促进蔬菜生长。在种植方面,巴比立方采用已通过谱尼检测的健康营养液,稀释后可达饮用水级别,确保蔬菜生长的每一个环节达到无公害。“我们还专门为巴比立方研发了一款手机APP,以便于用户进行远程操控,随时随地了解蔬菜生长进度与环境,同时提供缺水警报等。”李智慧说,“简单、合理、实用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

  既然是种菜,那就涉及到成本问题。据介绍,巴比立方一天光照14个小时耗电1.34度,一天电费0.6元左右,以普遍的叶菜种植收获周期30天来算,营养液和种子成本25元,总计成本40多元。而按每天只收一棵150克至180克的高品质无公害蔬菜来算,一个周期收获10斤至11斤,相当于每斤无公害蔬菜不到4元钱,与菜市场普通蔬菜价格基本持平。

  “如今,跟我们4位创始人一样希望当城市农夫的大有人在,希望通过我们的创新,为大家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完美室内‘农场’。”李智慧说。

  采访感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通过不断研发和自主创新,让人们在都市中能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小菜园,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更能够将新鲜健康的绿色蔬菜循环供应,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才是创新的价值所在。(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