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质押 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今年年初,湘潭市开始实施《湘潭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补助办法》(以下简称《补助办法》),以进一步扶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半年多时间过去,《补助办法》成效已初步显现,不少企业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如何进一步完善专利权质押融资机制,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成为科技部门下阶段的探索重点。
政策上门化解企业危机
作为一家从事太阳能和LED节能照明产品开发的公司,新曦电子科技目前正在研发太阳能保洁箱双绿产品,但流动资金短缺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为了解决资金难题,新曦电子的负责人向银行贷款,但依靠固定资产贷款额度仍不能填补资金缺口,这让企业陷入困惑。 今年初,市科技局负责人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新曦电子的难处。经过了解后发现,新曦电子这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拥有17项软件著作权和国家专利,是省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的太阳能LED照明产品的企业,而这种企业正属于《补助办法》想要扶助的企业。最终,在市科技局的引导下,新曦电子以“固定资产+专利权质押”组合贷的方式从广发银行湘潭支行贷了500万元,而根据《湘潭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补助办法》,企业还获得了贴息补助、担保补助、评估补助。 新曦电子的负责人表示银行贷款目前已经到位80%,资金主要用于新产品原材料及相关设备的采购,新产品的提质完善以及售后服务。这笔“救火钱”帮新曦电子顺利渡过了难关,由于新产品很好地迎合了市场需求,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小微企业的体验更为深刻。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科技型企业是典型的“三高”企业,集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于一身,但受自身规模小、可供抵押的有形资产少,银行不愿将资金贷给中小科技型企业。为了宣传和落实《补助办法》,科技部门除上门走访外,还多次开展银企融资对接、座谈等活动,以了解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银行、企业、担保公司之间的合作。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共有3家企业获得商业银行专利权质押贷款,总额度为1600万元。
三大补助释放真金白银
据了解,湘潭市是省内较早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市州,2004年就出台过《湘潭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推动下,科技部门积极与银信机构沟通协调,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9笔,贷款金额1.68亿元,受益科技型企业19家。 市科技局专利管理运用科负责人表示,以前的试行办法只是方向上鼓励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缺乏详细可操作的条例,而今年开始实施的《试行办法》由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民银行湘潭中心支行等部门机构联合制定,其中明确了三大补助政策,企业可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新的《补助办法》操作性更强,作用也更凸显。 根据《补助办法》,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的企业可以享受贴息补助,其补助额度不超过同期同档次人民银行贷款利率50%,同一企业的年度贴息补助最高为10万元;单笔融资额度在200万元以下的企业,每年可享受5000元担保补助,单笔融资额度在200―500万元(含200万元)的企业,每年可享受10000元的担保补助,单笔融资超过500万元(含500万元)的企业,每年可享受20000元的担保补助。此外,根据专利权质押贷款额度的不同(划分标准与担保补助划分标准相同),企业可以享受每年度3000元、5000元、1000元的评估补助。 《补助方法》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有助于推进专利转化实施并形成产业化。一家获得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比用不动产贷款更有品牌效应,并为企业提供了内在动力,更好地激励创新,真正体现了知识的价值,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探索风险担保机制
纵向对比,湘潭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有所突破;横向对比,湘潭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基数小、增速慢,跟发达地区还有差距。为补齐湘潭市金融经济的“短板”,进一步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市科技局近期在银企对接活动中收集了中小微企业签约项目185个,并对其中具有专利权的59家企业进行重点跟踪,以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及时掌握企业的融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湘潭市出台了贴息或补贴中间费用的政策,但政策的着力点在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仍没有解决融资风险问题,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专利权质押融资体系,就要打好“组合拳”。 他建议,湘潭市今后要着力建立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引导评估机构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适当提高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引进、支持、发展和壮大一批包括评估、交易、担保、运营与拍卖等在内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探索市场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加快专利技术交易平台建设,逐步解决专利权处置难、变现难等问题。(湘潭市知识产权局 王应龙 邓晓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