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实践基地>风采展示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员实践(成都高新区)基地

 

 

 

 

 

 

 

 

 

 

 

 

 

 

 

 

 

 

 

 

 

 

 

实践基地名称

成都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实践基地

批复成立时间

2013年11月22日

主管知识产权机构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局

依托部门单位

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

主要工作人员配备

向骊羽、于晓贺、刘洪利

联系人

向骊羽

联系方式

 

  本基地的特色项目及工作方式、自成立以来承担实践工作的总体情况(包括承担实践工作的批次、人员数量及效果等):

  自2013年底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以来,成都高新区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同意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等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的函》(国知办函人字〔2013〕428号)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国知发人字〔2011〕136号)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支持力度,搭建了审查员与企业互动交流平台,实现了审查员、园区、企业三方共享共赢,为成都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在国家、省、市、区四方共建的基础上,依据“实践、服务、开放、共赢”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成都高新区审查员实践基地,目标将成都基地打造成为:国家专利信息资源服务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国家专利审查员业务实践学习样板区、国家专利审查员一线服务企业联系群众的示范区。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构建了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指导,成都高新区科技局牵头,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等单位具体执行的工作机制。其中高新区科技局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牵头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负责审查员实践交流活动各项具体事务。

  三是加强工作保障。除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经费外,安排专项经费12.4万元用于工作开展,制定实践培训食宿、交通等制度,积极整合孵化器、联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资源,为基地运行提供必要的服务,确保基地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二)积极开展实践交流活动。

  一是参加实践团组和审查员数量达到国家局要求。基地启动建设2年来共接待医药部、化学部、电学部、初审部、材料部、光电部、机械部等15批次共计77位审查员到硅宝科技、西南化工院、迈克生物、前锋电子、九洲迪飞、新力光源、阜特、苑东药业等40家优秀企业及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两大高校参加实践培训。

  二是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力求实效。组织审查员参观天府高新视窗、新一代信息技术体验中心等高新区公共服务平台,了解成都高新区整体发展情况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深入企业现场参观企业厂区、生产车间及研发中心,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产品技术及专利技术,围绕企业自身现状和知识产权技术进行交流座谈;走进高校参观专业实验室,学习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现状,与专家围绕相关产业情况及知识产权进行座谈交流,加强审查员技术知识更新。

  三是举办各种专题培训会、交流座谈会。审查员走进园区为企业、高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做专利撰写、审查员意见通知书答复、专利授权条件、专利挖掘、制药企业专利保护策略、专利复审与无效程序等知识产权专题培训6期;开展行业专家为国家知识产权审查员做传感器、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专题培训2期;开展审查员与企业、服务机构专利诊断面对面座谈会2期;开展审查员与典型企业及服务机构交流座谈会4期;培训会、交流座谈会聚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企业代表等共计1200余人次。

  (三)工作成效

  一是审查员专业技术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实践交流活动,深入企业研发和生产一线,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审查员从产业、技术、专利等维度进一步增强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认识,基本实现了建设审查员实践基地的初衷和目的。

  二是园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升,成都高新区年专利申请量从2013年的14579件增长到2015年的19384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13年的6312件增长到2015年的10135万件。

  二、“十三五”工作计划

  “十三五”成都高新区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加强成都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审查员实践交流活动的水平和层次,促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智力资源与企业、高校院所对接交流,努力把成都高新区打造成为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审查员实践基地。

  为实现以上目标,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完善实践基地工作机制。加大服务支持和宣传力度,围绕重点产业,建立审查员实践点申报制度,遴选一批优秀企业和科研院所作为实践活动开展的平台。

  二是提升实践基地服务能力。优化审查员实践活动内容设置和课程安排,营造专利审查员安心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建立审查活动回访机制,确保审查活动顺利开展。

  三是依托实践基地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将审查员实践基地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围绕专利导航、企业培训等积极探索审查员服务企业的新模式。

实践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参观学习

 

实践人员在接受技术培训

 

实践人员与研发人员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