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基地名称 | 杭州高新区(滨江)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 | 批复成立时间 | 2008年 | |
主管知识产权机构 | 杭州市知识产权局 | 依托部门单位 | 杭州高新区(滨江) 科技局 | |
主要工作人员配备 | 主任周皓、副主任史琼、科长俞凯华 主任科员刘景涛、政府雇员诸杭棋 | |||
联系人 | 诸杭棋 | |||
一、特色项目及工作方式 1.聚集创新主体,实施量体裁衣分类实施。杭州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格局,产业发展呈集聚程度高、产出贡献大、发展速度快、规模效益好四大特点。区域拥有阿里巴巴、华三通信、海康威视、士兰微等一批领军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杭州高新区聚焦企业创新主体,根据不同的产业领域,分类实施精准匹配对接。助力领军企业,通过实践活动重点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分析、竞争对手和主导产业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研究,开展专利导航,助力实现海外专利布局。 2.注重品牌打造,着力宣传扩大影响力。对杭州高新区基地的品牌打造融入到日常的知识产权管理之中,在走访企业时会积极向企业宣传审查员实践基地的情况,推动企业申报实践点;在实践点的征集时严格把关,确保实践点质量;与国家专利局人教部对接时,明确产业领域以及对审查员的要求;实践中注重信息反馈,一方面从企业了解实践团组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实践团组了解企业的落实、配合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提升,使审查员基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3.加强模式拓展,着力服务促创新发展。加强区域模式拓展,在杭州经开区基地建立 “审查员实践分园区”,拓宽基地实践渠道,使更多特色鲜明的产业列入到实践基地中。加强实践调研模式的推进,与电学部等审查部做好对接,开展定向非常明确的专题调研,努力搭建交流平台。 4.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实践成效。在基地内容管理上,杭州高新区基地十分注重规范化、科学化,对每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查找不足,进一步规范提升。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将实践团组的反馈信息进行认真梳理,逐一进行整改。 二、工作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专利局人教部安排,本基地自成立以来,接待并安排实践37个批次177名审查员到 91家次实践点开展实践活动,4批次30人实地调研。实践活动涉及的技术领域涵盖了通信、光电、电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仪器仪表、安防监控等主要产业领域,内容包括参观考察和考察园区和企业、听取企业的技术、管理资深专家讲座、与企业交流座谈、举办专题培训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专利局人教部规定的工作任务。 |


实践人员在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实践人员在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座谈学习

实践人员在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