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16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名单,湖州市以工作考核位列41个地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第六的优异成绩名列其中。该市紧紧围绕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目标,依照《湖州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13―2016年)》的总要求,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工作方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湖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合力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质量提升显成效。编制并发布《湖州市知识产权“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知识产权工作目标,强化考核、优化政策,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和高新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建设。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3271件和13695件,发明专利申请达到6662件,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达到28.63%,超全省平均4.91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2544件,均超额完成省“八倍增两提高”年度任务(873件)和市“八翻番”年度任务(926件)191.4和174.7个百分点。该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20.91件。
二是强化企业主体,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更深入。举办“专利强企”系列培训班、“专利挖掘与布局初级实战培训班”和“湖州-嘉兴”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内审员培训班,提升高新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等各方面能力。全年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1205件和12354件,占全部申请和授权的比重分别为91.12%和90.21%。企业申报中国专利奖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6项,总量列全省第二。新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7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7家。全年49家企业贯标工作,17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
三是线上线下齐抓,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更坚固。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执法现场观摩、集中办案学习以及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活动,提升执法人员执法办案能力;宣贯《浙江省专利条例》,完善细化执法程序,完善专利行政执法办案系统,加强执法档案规范化管理;加强全市四个省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全年共立案处理专利行政案件1090起,其中专利侵权纠纷案件826起,涉嫌假冒专利案件267起。全年共立案处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纠纷案件817起。
四是倡导有效运用,知识产权财富效应更显著。深化和拓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和保险试点工作,组织全市专利金融工作相关人员参加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业务培训,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市本级新增专利权质押贷款企业13家,推动企业融资7300万元,全年发放贴息补助金额近117.36万元,市本级受惠科技企业17家次。全市全年新增专利权质押企业63家,共计质押融资贷款74笔,放款总额41863万元。全市全年新增投保企业32家次,投保专利84件,投保总额度336万元,保费金额共计15万元。
五是突出服务为本,知识产权外部环境更优化。制定《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宣传工作方案》,提升社会大众知识产权意识。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高校知识产权规范,在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举办 “知识产权进校园”活动。与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全力服务保障创新驱动的实施意见》,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以多种形式向企业全面宣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公共服务作用,全年为全市695家企业完成专利费用减缓证明工作累计4177件;服务企业7263人次,审查全年市本级第一批专利授权奖励的5473项申请;完成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网上办理32笔专利权质押登记申请,累计质押金额近2.91亿元。为专利权利人争取到省级经费1400多万元。(湖州市知识产权局 王君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