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关键一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我省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团结奋斗、坚韧前行,圆满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政府的工作指标要求。
一、知识产权创造
1.专利申请与授权
2016年,全省三种专利申请量52603件,同比增长24.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5561件,占申请总量的48.6%,同比增长32.2%,全国排名第14位;发明专利授权量6731件,同比增长2.5%,全国排名第14位;有效发明专利量27915件,同比增长20.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37件,全国排名第8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8件,同比增长16.9%,全国排名第12位。
在三种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创造申请36768件,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15835件,分别占申请总量的69.9%和30.1%,分别比上年增长27.7%和18.5%。按申请来源分:工矿企业23180件、大专院校9919件、科研单位3018件、机关团体651件、个人15835件,分别占申请总量的44.0%、18.9%、5.7%、1.2%和30.1%;其中,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4.2%、36.6%、21.0%、73.6%、18.5%。
全省三种专利授权25104件,其中职务发明创造申请授权19392件,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授权5712件,分别占授权总量的77.2%和22.8%,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下降12.2%。 其中,工矿企业13622件、大专院校4496件、科研单位1025件、机关团体249件、个人5712件,分别占授权总量的54.2%、17.9%、4.1%、0.9%和22.8%,分别比上年增长2.2%、6.5%、14.3%、12.7%、-12.2%。
各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是:沈阳12289件、大连7129件、鞍山1435件、抚顺644件、本溪354件、丹东621件、锦州617件、营口457件、阜新469件、辽阳322件、铁岭209件、朝阳261件、盘锦529件、葫芦岛225件。
各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是:沈阳2853件、大连2309件、鞍山438件、抚顺104件、本溪62件、丹东137件、锦州217件、营口103件、阜新124件、辽阳84件、铁岭59件、朝阳74件、盘锦98件、葫芦岛69件。
各市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分别是:沈阳959件、大连546件、鞍山118件、抚顺84件、本溪40件、丹东91件、锦州246件、营口68件、阜新16件、辽阳94件、铁岭55件、朝阳46件、盘锦53件、葫芦岛442件。
各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分别是:沈阳13.38件、大连13.77件、鞍山6.85件、抚顺2.62件、本溪1.87件、丹东2.72件、锦州2.20件、营口1.93件、阜新1.95件、辽阳1.69件、铁岭1.30件、朝阳0.94件、盘锦2.40件、葫芦岛1.64件。
各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别是:沈阳58件、大连125件、鞍山2件、抚顺3件、本溪3件、丹东1件、锦州3件、营口0件、阜新3件、辽阳0件、铁岭0件、朝阳9件,盘锦0件,葫芦岛1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沈阳代办处2016年专利申请受理数量2720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12723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量13757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量989件。全省专利费用减缴备案5910件,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34件、变更1件、注销8件,专利权质押登记22件、专利登记薄副本制作2194件。发明专利申请发放补助资金730.54万元。
2016年,辽宁省专题专利数据库涉及重点行业发明专利授权情况:煤矿安全与工程机械装备产业3642件、重矿设备制造产业3025件、机器人技术领域1805件、精细化工产业1562件、仪器仪表产业1268件、特种钢产业2102件、汽车零部件产业1190件、液压产业1495件、光电产业468件、镁质资源产业953件、数控机床产业410件、光伏产业192件、输变电产业192件、通用航空产业455件、特阀及换热设备122件、中草药产业42件、石油装备制造产业150件、IC装备及零部件产业56件、聚氨酯产业49件、轴承产业59件、造船产业129件、汽车增压器产业13件、先进陶瓷及特种玻璃产业191件、生物医学工程213件。
2.商标、地理标志注册
2016年,全省注册商标申请59860件,注册3615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新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件,新认定辽宁省著名商标103件。
截至2016年底,全省有效注册商标211146件,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71件,地理标志商标106件,辽宁省著名商标1767件。
3.版权
2016年全省共办理作品自愿登记8244件,引进图书版权262件,输出图书版权323件,计算机软件登记5884件,审核涉外著作权合同登记262件,办理著作权合同备案登记5件。
4.地理标志产品
2016年,全省共有7个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是:腾鳌温泉草莓、九龙川香菇、阜新玛瑙、建平小米、建平红小豆、建平荞麦、盘锦泥鳅鱼。
截至2016年底,全省有64个产品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5.植物新品种
2016年全省申请植物新品种77件,获得授权保护41件,申请成功率超过50%。
截至2016年底,全省累计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668件,获得授权保护品种375件,位居全国第10位。
6.老字号
全省有“老字号”企业近百家,其中,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34家,经省商务厅认定的辽宁省“老字号”38家。
7.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我省老龙口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千山白酒酿造技艺、老边饺子传统制作技艺、马家烧麦制作技艺、锦州小菜制作技艺、沟帮子熏鸡制作技艺、铁刹山酒业传统酿酒工艺、凤城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三沟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凌塔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老胡家烧鸡制作技艺共有12项传统手工技艺和大连德记号中医药门诊1项传统中医药文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药品
2016年共受理审查上报药品注册申请10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药品品种5个。
9.辽宁名牌产品
2016年,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辽宁名牌产品218项。
截至2016年底,我省有效期内辽宁名牌产品706项。
10.高等学校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是:大连理工大学1556件、东北大学652件、沈阳建筑大学465件、沈阳化工大学318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74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57件、大连海事大学214件、沈阳工业大学212件、大连工业大学175件、渤海大学172件。
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是:大连理工大学502件、东北大学 377件、沈阳工业大学110件、沈阳建筑大学108件、沈阳化工大学96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91件、大连海事大学87件、沈阳药科大学80件、大连大学76件、渤海大学68件。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是:大连理工大学1965件、东北大学1143件、沈阳药科大学491件、沈阳化工大学325件、沈阳工业大学314件、大连工业大学269件、大连海事大学265件、沈阳建筑大学228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0件、大连大学184件。
注册商标拥有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是:大连理工大学23件、沈阳农业大学11件、沈阳工业大学7件、中国医科大学7件、东北大学6件、辽宁中医学院6件、大连海事大学3件、辽宁大学3件、辽宁中医药大学3件、沈阳大学3件、大连医科大学3件。
11.企业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是: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7件、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3件、鞍钢股份有限公司339件、沈阳云美科技有限公司245件、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5件、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19件、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1件、盘锦泓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96件、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88件、辽宁东鹰航空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5件。
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是: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3件、鞍钢股份有限公司109件、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88件、鞍钢集团矿业公司60件、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8件、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51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50件、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48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40件、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38件。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是:鞍钢股份有限公司826件、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20件、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56件、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90件、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249件、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220件、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5件、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184件、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9件、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143件。
12.科研单位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科研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035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316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261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162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99件、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79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60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31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2件、辽宁法库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件。
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位的科研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64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30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114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6件、沈阳铸造研究所8件、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6件、沈阳中科超硬磨具磨削研究所4件、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4件、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4件、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4件。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10位的科研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395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784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397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件、沈阳铸造研究所49件、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24件、沈阳中科超硬磨具磨削研究所24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15件、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14件、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14件。
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知识产权
截至201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19家,其中,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企业979家,占总数的9.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823件,占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7.3%。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10位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184件、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9件、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119件、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116件、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10件、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72件、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55件、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1件、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0件、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43件。
二、知识产权运用
1.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与推进
2016年,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新形
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45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辽政发〔2016〕39号)和《辽宁省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辽政办发〔2016〕76号)三个政策文件,其中《辽宁省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是首次列入《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
沈阳市、大连市出台《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大连市出台《大连市知识产权发展“十三五”规划》,鞍山市出台《鞍山市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鞍山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的管理办法》,营口市修订了《营口市专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铁岭市政府制定了《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涉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出台二个部门文件:《关于设立辽宁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的实施方案》和《辽宁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
2016年,省工商局继续推进《商标注册建议书》、《品牌建设指导书》、《商标管理提示书》和《商标使用情况登记表》的“三书一表”制度,全系统累计发放“三书一表” 9万余份。
2016年,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包括外研社、高等教育社、人民社等33家成员的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版权鉴定、出版与版权专业知识培训、版权执法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2016年,省科技厅发布《辽宁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11个专题规划,梳理出7个重点产业创新链条,凝练了八大产业66个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为产业技术进步、为企业推进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2016年8月,省委政法委、省人大法工委、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协社法委、省法学会、沈阳市法学会共同主办了第十三届“辽宁法治论坛”暨第九届“沈阳经济区法治论坛”,2016年重点课题《辽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完成的两项成果,获得 “2016年辽宁法治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2.知识产权转化
2016年,省知识产权局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调研工作,形成了《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调研报告》和《辽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两份调研报告,首次明确2010-2014年间,我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4040.80亿元,全国排名第7位,对GDP的贡献率为12.47%,全国排名第11位。辽宁省知识产权研究所完成了《硼泥镁渣治理专利信息分析》、《节能环保、低耗高效—低温辐射电热膜采暖专利技术及产品应用》两个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了项目验收论证。
2016年,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我省共有22个项目获奖,其中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发明专利项目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其他21个项目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财政厅对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辽宁获奖项目给予184万元的奖励;大连市和鞍山市首次设立专利奖,2016年分别评出大连市专利奖88项,鞍山市专利奖35项。2016年,省内有5所大学名列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前100名,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15,东北大学排名第29。
2016年,全省共有14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规范》标准认证审核,46家企业贯彻省级知识产权规范。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4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1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确定68家企业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全省共重点组织了124项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
2016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承办、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协办的2016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成功举办。国内、外千余家参展商携带相关领域的5500余项专利技术与产品,参加了现场展示和交易,开幕式当天现场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4.47亿元。阜新市组织高校院所举办发明专利成果推介、企业技术需求发布等系列活动,现场发布发明专利成果300余项,发布企业技术需求60余项,集中签约了20项专利成果转化项目。
2016年,省商务厅鼓励企业“走出去”,实际出口总额5890.24万美元,获得贴息资金270.95万元人民币。专利技术许可或转让(包括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合同6个,合同金额2503万美元;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合同17个,合同金额2618.12万美元。
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2016年,我省成为首批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的试点省份,并争取财政部资金5000万元。省知识产权局与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研究制定了《关于设立辽宁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的实施方案》,确定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锦州、阜新、朝阳、盘锦等10个市为设立风险补偿基金试点市,在全省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风险补偿基金。截至2016年底,沈阳市、大连市各完成配套1600万元,抚顺市完成配套800万元;沈阳市和本溪市申报了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市,试点期限三年。
2016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3项,融资额17.415亿元。省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金融办联合举办了两期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会,50家企业,61家银行、担保、保险、资产评估和投资金融机构的部门负责人共160余人参加对接和培训,共有3家企业、2家银行和1 家担保公司现场达成协议。
2016年,(国家)工商总局在沈阳市工商局设立了全省第一批商标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点。截至2016年底,沈阳受理点共为7家企业的47件注册商标办理了质权登记,授信额度9000万元,盘活企业无形资产作用初步显现。
三、知识产权保护
1.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建设
2016年,省知识产权局制定出台了《辽宁省各级管理专
利工作的部门查处电子商务领域假冒专利行为案件有关事项的暂行规定》,印发了《辽宁省专利行政执法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试行)》,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建立了《辽宁省知识产权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行政执法人员目录》和《辽宁省专利代理机构目录》;本溪市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举报投诉登记制度和维权援助服务章程。
2016年,省工商局修订完善了《辽宁省著名商标认定工作规范》,为基层工商局和企业加强商标管理、提高全省自主品牌知名度、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提供支持;研究出台了《商标代理机构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从监管职责、监管方式、监管内容和违法行为的处置方式四个方面对全省商标代理机构监管工作进行了梳理、指导和规范,积极引导商标代理机构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依法、诚信经营。
2.知识产权行政执法
(1)专利
2016年,省知识产权局继续组织开展省市联合执法维
权“护航”专项行动。在日常执法检查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锦州农博会展会专利行政执法维权行动、“4·26”全省执法维权行动和2016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展会执法,督促指导各市在与群众生活相关的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协作。截至2016年底,全省各级专利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办专利执法案件871件,同比增长80%,其中专利纠纷调处案件245件,同比增长近4倍。
沈阳市查办案件35件,其中纠纷案件4件;大连市查办案件110件,其中纠纷案件13件;鞍山市查办案件61件,其中纠纷案件7件;抚顺市查办案61件;本溪市查办案件111件,其中纠纷案件22件;丹东市查办案件44件,其中纠纷案件16件;锦州市查办案件41件;营口市查办案件53件,其中纠纷案件6件;阜新市查办案件33件,其中纠纷案件3件;辽阳市查办案件26件,其中纠纷案件5件;铁岭市查办案件46件,其中纠纷案件30件;朝阳市查办案件25件;盘锦市查办案件70件,其中纠纷案件5件;葫芦岛市查办案件25件,其中纠纷案件4件。
2016年,全省12330维权援助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接听量2416人次,办理维权援助申请207件。其中,辽宁中心12330接听量537人次,办理维权援助申请76件;沈阳中心12330接听量468人次,办理维权援助申请 27件;大连中心12330接听量567人次,办理维权援助申请9件;鞍山中心12330接听量393人次,办理案件53件;本溪中心12330接听量451人次,办理维权援助申请 42件。
(2)商标
2016年,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进一步强化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开展了保护“迪士尼”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和“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按照工商总局统一部署,各地加强了“迪士尼”形象产品和出口产品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涉外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869人次,检查经营户5767户,查处涉外商标侵权案件35件;组织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执法行动,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强化商标行政执法,加大对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涉外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省工商部门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665件,案值686万元,办结610件,其中商标违法案件330件,案值298.02万元,罚没款369.01万元。
2016年,省工商局印发了《2016年辽宁省工商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以商标专用权保护、网络交易监管、红盾护农、不正当竞争行为问题整治、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广告日常监管为“双打”工作重点任务,对各地“双打”案件信息公示和“两法”衔接平台应用情况进行了督查考核,有效推进了打击侵权假冒各项工作的落实,并作为省双打成员单位接受了国家“双打”考核组的考核。
(3)版权
2016年,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根据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在全国开展第十二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省通信管理局赴各市对网络版权秩序进行巡查,根据事先对重点网站远程检查勘验掌握的线索,对8个市的19家网站进行了检查,查办重大网络侵权案件2起,分别给予行政处罚1万5千元,没收涉案服务器1台。
组织开展全省高校及其周边复印店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盗版复印,特别是盗版复印教材的行为;整治利用电脑或云盘中的教材电子文档进行盗版复印活动,整治网上开展盗印、复印教材业务的网站。
加强对印刷企业专项治理,检查以重点突击检查和巡回检查等方式进行,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进车间,查台帐、核单据。检查重点包括印刷企业“承印验证制度”等五项制度,是否存在盗印、非法印刷行为。通过单独和省市局联动形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共派出90个检查组(次),检查了210余家(次)印刷企业。
(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2016年,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继续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整治行动。共计查办食品药品(含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案件15894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5257件,移送公安部门案件178件,吊销许可证14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6个。办理总局挂牌督办案件1件,督办各市查办重点案件18件。
3.海关保护
(1)沈阳海关
2016年,沈阳海关共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线索14起,
涉案货物2397件,案值约11.7万元人民币,保护了8个国家14个权利人的知识产权。
(2)大连海关
2016年,大连海关共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9起,查获侵权嫌疑货物(物品)3600余件,案值人民币26.3万元,保护权利23批次。
4.司法保护
(1)公安机关
2016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立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568起,破案559起,其中,10起大要案件被公安部列为部督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74名,捣毁各类制假售假窝点86个,成功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14起。
(2)检察机关
2016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6件,涉案人员72人,同比分别下降14.8%和17.2%;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64件,涉案人员121人,同比分别下降27.3%和29.7%。
在已审结的案件中,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3件,涉案人员32人,同比分别下降11.5%和上升15.8%,提起公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6件,涉案人员86人,同比持平和下降4.4%。
(3)法院
2016年,全省各级法院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679件,同比增长50.45%,旧存201件,结案1610件,同比增长62.63%;二审案件新收191件,旧存16件,结案171件;再审案件新收1件,旧存1件,结案2件。
四、 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
1.知识产权服务
2016年,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发了先进陶瓷及特种玻璃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专题专利数据库,首次开展为企业定制专利数据库服务,为锦州俏牌机械有限公司定制专利数据库;与大连、南京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合作,实现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共享,节约了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维护成本,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多的专利信息检索服务;沈阳、大连、鞍山、锦州、营口与盘锦六地被确立为辽宁省首批省级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基地工作站。
大连市开展储能产业企业专利“微导航”应用试点,成立“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专利运营中心”,建立跨地区的知识产权服务联盟,发挥不同地域和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保护、运营等服务;盘锦市吸引盘锦泓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入驻盘锦市科技孵化器,为孵化器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营口市汽车保修检测设备行业专利联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备案。
沈阳市搭建涵盖培训辅导、检索分析、咨询管理、转化交易等功能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速专利技术转化;本溪市打造钢铁行业专利数据平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需求;朝阳市开展建设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信息利用等各类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完成了超级电容器、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膨润土深加工等共计10个专题的建设,为朝阳市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知识产权宣传
2016年,省知识产权局利用传统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联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动态、全省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中德装备制造园知识产权工作等,联系中国知识产权报专版刊发对分管副省长关于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专访。
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召开了“2015年全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东北新闻网、辽沈晚报、沈阳电视台、沈阳晚报等的20多家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在宣传周期间,国家、省级、市级各类媒体对我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进行报道累计达百余篇次。
省知识产权局开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官方微博及“辽宁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新媒体,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力度。2016年通过新媒体平台编发微信553条,7日内最高阅读量247次。与东北新闻网合作,开设“辽宁知识产权网”专栏,充分发挥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大互联网上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力度。对门户网站“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进行改版升级,增设执法监督、专利创造、产业促进、意见征集等栏目,与“辽宁知识产权网”、“辽宁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网)”互联互通。 2016年局网站共刊载各类信息472篇,是2015年全年信息量的3倍,很多稿件被媒体直接采用。在各类媒体上刊发宣传稿件835篇次,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等媒体多次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门户网站地方动态栏目和省局门户网站举办了“2015年辽宁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和“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开幕式与创新高层论坛”两次图文直播。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于2016年4月21日在浑南新区亿丰时代广场举行了辽宁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共销毁各类非法及盗版出版物40余万件。在仪式现场,联合省知识产权局、沈阳市版权、文化执法、知识产权、法院等相关部门举行了版权宣传、投诉案件受理等活动。广泛开展以“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抵制和远离有害少儿出版物”为主题的“绿书签”系列宣传活动,共派发绿书签20余万个,张贴宣传海报1000余张,征集各界群众签名3万余个,进一步在社会群众中倡导健康阅读、绿色阅读。积极参与全民读书节活动,既增加了读书节版权文化元素,又借势读书节扩大了版权宣传影响。
2016年,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辽宁广播电视台组织策划拍摄了保护知识产权系列公益宣传片。系列公益宣传片共分为《主持人篇》、《企业篇》和《生活篇》三篇。其中《主持人篇》已于10月14日起在辽宁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都市频道、生活频道等七个频道进行播出,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极大地加强了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力度。
2016年,沈阳海关结合“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清风行动”等活动,组织了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制作知识产权宣传展板、X型宣传标语展架,印制宣传手册、宣传袋发放给各业务现场;各隶属关(办)设置法律咨询台并组织送法进企业活动;联合铁岭市外经贸局向150余家进出口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和“清风”行动;利用微信、微博对内对外开展宣传;8月,机场海关旅检渠道查获侵权化妆品的新闻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短时间内转发1416条,有590人次参与了评论,成为海关官方微博发布以来最受关注的新闻。
3.知识产权培训及人才培养
2016年,省知识产权局将人才与培训工作相结合,紧密围绕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与辽宁大学合作,成立了辽宁知识产权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组成员、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任名誉院长,招收知识产权专业本科二学历学生;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大连理工大学三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聘请国内著名知识产权专家陶鑫良教授担任院长,建立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层次完整、类型丰富的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盘锦市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培训(辽宁)基地,建立盘锦市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助力盘锦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工作,丹东市凤城一高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推选7家单位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参评全国第三批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
2016年,省工商局加强系统条线和企业商标专职人员的培训,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开展了商标法律法规知识宣讲活动,组织编印了《新商标法相关法律法规读本》等资料;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网络问卷调查,邀请知识产权专家为全系统商标监管人员、企业代表和部分商标代理机构人员授课。
2016年,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召开了三期省直机关软件正版化业务培训会议,省直机关184家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会议,4家推进正版化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经验介绍。
2016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力度。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选拔过程中,鼓励从事知识产权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申报工程人选;在“博士后集聚培养工程”中,引导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加大招收从事知识产权研究博士后人员的招收规模;在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加大对知识产权课程的开设力度,并探索研究将知识产权相关课程作为高级研修班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的选修课程;初步拟定《辽宁省知识产权(专利)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6年,全省共培训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80余人次, 4人获得国家专利行政执法证,国家专利行政执法证年检审核合格156人,辽宁省行政执法证年检审核合格199人。
2016年,共有420人在沈阳市考点参加了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其中88人考试合格,取得了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16.99%。
4.国际合作与交流
2016年4月,省知识产权局举办中美知识产权高级研讨培训班,组织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知识产权专员就涉美知识产权转让、保护等问题与企业法律事务人员、知识产权学者、知识产权服务人员进行研讨。
2016年8月,由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辽宁省东来律师事务所协办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多名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领域的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烟台大学和省内十余所高校共计50余位学者及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辽宁省知识产权局等实务部门专家,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为东北三省特别是辽宁省企业“走出去”与“请进来”提供了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建议与发展策略。
省知识产权局参与中德装备制造园建设,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辽政发(2016)39号〕)文件要求,选派省局一名干部挂职中德装备园知识产权保护局任局长助理,为园区建立了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机制,在加强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积累了许多可复制的有益经验和做法。(辽宁省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