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创业梦。不同的是,在纷繁世事中,有人渐渐丧失了追逐梦想的热情与冲动,有人坚持信念,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吴国华就属于后者。
担任上海鑫方迅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鑫方迅)总经理的吴国华,曾在多家大型国有企业担任高管,却在不惑之年选择自主创业,支撑他的正是心中的那份创业梦想。鑫方迅成立8年来,吴国华带领研发团队在智慧医疗领域摸索前行。如今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鑫方迅已从最初的“创客”公司,逐步成长为拥有20多家分公司的中型企业。“鑫方迅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创新的力量。在互联网背景下,用创新推进医疗发展、改变医疗环境、为百姓送去健康,将是我不懈的追求。”吴国华表示。
追逐梦想初创业
“我从小就对电子科学技术充满兴趣,一直梦想能研发出为社会带来改变、为大众提供便利的科技产品。”采访之初,吴国华就谈起了他的梦想。1991年,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毕业的吴国华,先后在东方通信、华立集团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担任高管。2009年,为了实现心中梦想,他在不惑之年辞去了令人羡慕的职务,选择自主创业。
得益于在移动通讯领域的多年积累,吴国华很快就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经过一番筹措,于2009年成立了鑫方迅。刚成立时,鑫方迅面临着资金紧、人手少等困难,为了支撑公司的正常运转,吴国华抵押了自己在北京和杭州的房产,才获得了一笔宝贵的启动资金。
鑫方迅刚成立时,主要围绕手机制造和移动终端开发等内容开展业务,虽然营业收入较好,但由于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发展变数很大,这促使吴国华一直在寻找转型机会。2012年,在朋友的引荐下,鑫方迅和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开展了一项关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军地协同的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应用示范课题研究。经过10个月的技术攻关,鑫方迅成功完成了该课题中远程医学服务平台软件相关技术研发,并得到了国内多家三甲医院的认可。这次偶然的合作,让吴国华找到了公司转型的方向。
随着智慧医疗逐渐成为国内医疗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吴国华抓住机遇,带领团队与多家大型医学院所开展合作,先后开发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平台以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动态血压、动态胎心、远程体征监测等多项技术和产品。“通过智慧医疗平台和技术,医生与患者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病例档案,偏远地区患者还可及时与三甲医院的专家就病症进行咨询沟通,实现疑难病症的远程诊断,为患者及时就医提供便利。”吴国华表示。
依托专利促发展
成立初期,由于专利意识薄弱,鑫方迅的发展遭遇阻力。2015年,鑫方迅在与一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后,历经一年的技术研发,在国内首次推出了“家庭医生”网络就诊平台,该平台一经上市,就受到用户的欢迎。然而,刚推出3个月,鑫方迅就发现国内涌现出许多类似的就医平台。由于没有专利做保护,鑫方迅多次维权无果。通过此次事件,吴国华认识到了专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此后,吴国华把专利布局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截至目前,鑫方迅已提交专利申请2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一半,关键技术集中在医疗软件移动算法、硬件移动终端、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吴国华表示,除了积极提交专利申请外,鑫方迅还与国内多家专利代理机构达成合作,聘请知识产权专员就研发技术及时提交专利申请,并通过加入国内相关电信产业联盟,定期学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了解专利动态并与相关企业共享专利成果。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鑫方迅获得了多家投资机构的数千万元的融资,并与国内外多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如今,随着鑫方迅的深入发展,公司的员工数量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400余人,业务范围遍及北京、上海、武汉、湖南等20多个省市。
谈及发展中的困难,吴国华坦言:“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广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吴国华表示,未来,鑫方迅还将借助大数据平台,研发出更多适合百姓就医的智慧医疗产品,为缓解公众看病难、看病贵作出贡献。
采访手记
在采访之前,笔者带着诸多疑问,吴国华已年近50岁,他是如何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的?又是如何带领团队在时下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的?采访过后,笔者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吴国华对智慧医疗和移动通信领域的热爱与坚守,以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的重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如何利用创新和专利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吴国华的经历给创业者提供了借鉴。(知识产权报 李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