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并不白皙的“90后”湘妹子刘香萍,却得了一个“小白”的称号,这是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草莓种植户们对她的爱称。种植户们之所以这么称呼她,是因为她最先在自己创办的采摘园里种植了自主研发的植物新品种草莓“小白” ,但这个做法可不“小白”。“一开始他们看到我就会问,你就是那个种国产‘小白’的吧,后来就直接叫我‘小白’了。”刘香萍说。
谈及自己种植的草莓品种“小白”,刘香萍很自豪:“‘小白’是我们采摘园的特色,很多老顾客来之前都会先打电话问一下‘小白’熟了没有。”正是依靠这个特色,短短两年的时间,刘香萍的采摘园打开了市场,在刚刚结束的草莓采摘季迎来了200多位新老顾客的光临,也让刘香萍在这一季有了3万余元的净收入。
“我是在中国农大学园艺专业的,一直梦想着拥有自己的果园,2015年开始创业时就选择了做草莓种植和采摘。但在昌平做草莓采摘的人太多了,当时就想找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特色项目,让我的采摘园更有吸引力。”正是敢想敢干的创新理念,让这位刚出校园不久的小姑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之路。
2011年,“昌平草莓”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平草莓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直到现在,昌平区广泛种植的草莓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很少见到国产品种。而刘香萍却逆向而行,首先开始种植国产品种“小白”。“‘小白’不同于普通草莓,是白颜色的,本身就非常有特色。它果肉细腻,有一股特殊的黄桃味道,产量也大。最重要的是,它是密云县自主培育的植物新品种,相较于进口白草莓苗,价格更低,但品质更高。”刘香萍说,“小白”草莓特别受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欢迎,已经成为采摘园的一张名片,不断吸引更多的客人前来。这一季,更是吸引了5家种植户跟着她一起种“小白”,为国产草莓苗打开了市场。
手握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刘香萍的创新思路还不止于此。“昌平区种草莓的大棚一般都只种草莓,少有混合种植的。但我想把草莓和葡萄一起种。”刘香萍说,她想通过所学到的知识,尝试培育新品种。(知识产权报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