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运动健儿“征战”佳绩连连,知识产权“角逐”大放异彩
9月8日晚,随着全运会圣火缓缓熄灭,万众瞩目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在津圆满落幕。历经13个激动人心的日日夜夜,奖牌榜最终定格。而其背后,知识产权的竞争却不曾停息。
“顶级体育赛事的举办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从知识产权角度看体育赛事,体育赛事的筹办过程就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从体育赛事看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可以在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形象景观、权益保护等方面得以体现,可以说,较高的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水平,是赛事得以成功举办的关键。”多年关注奥运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家杨晋如是说。
“颜值”与实力并存
北京夏季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历年来,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精彩绝伦的开幕式都是世界瞩目的焦点。第十三届全运会也不负众望,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看!集高颜值、高“智商”、高科技于一体的大型类人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优友”,成为人类大型体育赛事历史上的首位机器人火炬手。“优友”有个大脑袋,由于运用了同屏异显专利,其表情及情绪更丰富、清晰。在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式上,由中国电科14所洛普公司创新研发、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LED显示屏将演员们精妙绝伦的表演清晰、准确地向观众呈现出来。大屏幕的实时追踪播放中,已提交了多件发明专利申请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华帝牌火炬,在运动员们层层接力下传递到武术高手潘天顺手中。最终,潘天顺与“优友”一同点燃会场主火炬。第十三届全运会,自开幕伊始,就通过知识产权不断打破世界纪录。
赛场内,运动健儿拼尽全力,用汗水书写奇迹;赛场外,科技工作者绞尽脑汁,用创新开创新篇。今年,拥有58年历史的全运会开启改革新篇章,除了专业运动员们的竞赛,还增加了19个群众性比赛项目,向广大体育爱好者敞开参赛大门。新增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器材就来源于发明人白榕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的“太极娱乐球”与“球拍”;而以全民健身网络竞赛活动身份进入全运会的广场舞,其音乐伴奏来自广州市天谱电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拥有50余件专利的贝德音响;后勤工作中,在纯电动乘用车上拥有多件发明专利的华泰新能源,为全运会运动员们的通勤往来提供着便捷的交通服务,赛事指定的天士力普洱茶也拥有上百件专利。
“全运会等全国性的大型体育活动,既是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和全民健身的集中展示,也是相关技术集中运用的绝佳平台。毫无疑问,大型活动的集中需求引导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障。一方面,大型活动既是知识产权创造的促进平台,也是知识产权集中运用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促进保障全运会之类的大型活动的顺利举办,既为大型活动提供法律保护,又为其提供了资金支持。”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许春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保护与品牌同行
8000万元装备“武装”运动员!今年全运会高级合作伙伴乔丹体育为赛事提供总价值超过8000万元的装备,在赛场上的“出镜率”更胜冠军一筹。据统计,在65家全运会官方赞助企业中,天津市企业占34席,通过比赛向全国人民发出“天津名片”。
“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一直是企业品牌宣传和塑造的必争之地。通过赞助大型赛事加大品牌宣传范围、提升品牌影响力,已是企业塑造品牌的优先之选,在奥运会历史上,这样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例如联想通过赞助北京奥运会成功走向世界,实现从国内品牌向国际品牌的华丽转身。乔丹体育选择与全运会展开高级合作,正是借此向外界表达着其对品牌塑造和宣传的坚持。天津本土企业借东道主之优势,在全运会集中赞助展示其本土品牌,既体现了天津本土企业对全运会的大力支持,更体现了天津企业借助全运会这一大型全国性赛事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宣传、塑造的经营策略,从而实现从本土品牌向全国品牌的成功提升。”许春明认为。
杨晋指出,企业热衷于在体育赛事上展示品牌,这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是分不开的。“知识产权直接决定着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无论是打击假货、清洁场馆还是防范隐性营销,我国体育赛事的组织者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十几年前提升许多。因此全运会的市场开发节节攀高,企业愿意用真金白银换取知识产权来进行营销。”
“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决定了供给。我国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的制定及其严格执行上形成了体系化、常态化的制度。全运会的成功,不仅是赛事本身的巨大成功,也是大型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完美体现,充分彰显了知识产权保护为大型活动保驾护航的制度功能。”许春明告诉记者。
“在展示体育赛事的独特文化价值、实现体育赛事的巨大经济价值、发挥体育赛事的强大技术引领价值上,知识产权大有可为。”杨晋向记者介绍,尽管全运会圆满落幕,但我国大型赛事知识产权工作依然不断加速。以将于2022年举办的冬奥会为例,赛事还未起跑,知识产权保护已快马加鞭。“一是积极推动立法。8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二是构建权利基础。北京冬奥组委已经取得‘冬奥’‘冬奥会’等专有名称的特殊标志证书,成为这些专有名称的知识产权权利人。三是加强与执法部门的对接。北京冬奥组委与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初步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涉奥侵权案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四是加强监控。北京冬奥组委求新求变,尝试解决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知识产权问题。”杨晋说。
全运会圣火在天津暂时小憩,创新的脚步向未来不断加速。让我们告别“津”彩无限,期盼“陕”耀光芒。(知识产权报 孙迪 实习记者 邹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