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知识产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分析解读

为“中国速度”点赞

 

  “复兴号”跑出时速最高355公里!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北京到上海的运行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提速消息一出,“复兴号”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复兴号”之所以“燃爆”中国人,正是因为它的“中国血统”——在“复兴号”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运行软件全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可以说,“复兴号”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已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也是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

  中国高铁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堪称一本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从模仿跟进到逐步领跑的创业创新教科书。10年前,当“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投入运营时,它曾遭到“山寨”“抄袭”外国技术的质疑。中国高铁背后的中国企业,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边引进边消化,边吸收边创新,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动车组技术从“洋基因”“混血儿”到“纯中国血统”的历史性跨越。以中国中车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中车累计提交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4万件,获得专利权2.2万件,其中提交海外专利申请1200余件,覆盖了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和俄罗斯等重要国家和地区。

  强大的知识产权储备,推动着中国高铁在短短十年间加速奔跑,迎头赶上,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同时也激励着中国高铁企业“走出去”,足迹遍及亚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一批采用中国标准的高铁项目稳步推进,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金名片。

  从“复兴号”的开跑,我们不难看出,中国高铁已开启新的旅程,这也彰显着中国企业有志于从世界科技的学习者、追赶者向创新者、引领者转变的决心。可以说,中国高铁一次次振奋人心的技术突破,正如中国企业一样在创业创新之路上飞速前进。(知识产权报 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