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改革开放——知识产权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侧记

发布时间:2018-12-14

  

  窗外寒风袭人,室内热情如火。12月11日,在国新办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位来自知识产权领域的代表分享他们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走过的40年岁月,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共话40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历程。

  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专利代理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发明人,5位代表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知识产权从业者。40年来,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推进了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

  谈变化:制度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性转变。作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5位代表共同还原了40年间知识产权制度日臻完善的过程。

  “中国的专利事业是从1978年开始起步的,从时间上讲,正好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步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原司长尹新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参与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专利法修改工作。

  “4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一部分。”尹新天说。

  1985年4月1日,专利法正式实施,中国专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前身)开始受理专利申请,当天共受理了海内外专利申请3455件。发明人胡国华在见面会上现场展示了申请的专利号为“85100001.0”的新中国第一件发明专利证书。

  那一年,听说4月1日我国开始接受专利申请,作为一名科技人员,为了表示对中国实施专利法的拥护,胡国华排了三天的队,第一个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在当年获得授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业增长、经济增长也在突飞猛进,我们的专利事业也有了很大进步。”胡国华说。

  与知识产权结缘近40年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尽管有很多学术头衔和社会职务,但是他最看重的只有一个——学者。“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参加了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活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制定和论证等。用一句话说,与知识产权有着不解之缘。”吴汉东说。

  让吴汉东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之一,是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接触的法律专业辞典居然没有‘知识产权’这个词条。但是到今天,我们看到,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热词,成为大家工作中的关键词。”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是中国最早一批的专利代理人,见证了专利代理行业的成长过程。“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我们专利代理行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杨梧说。

  “早些年,在与国外同行交流的时候,我们一直抱着一种虚心向人家学习的态度。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从内心深处感到,我们也变得非常强大了。”杨梧说,现在国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专利代理人培训体系,不仅有现场培训还有网上培训,国外同行看了培训教程都很吃惊。

  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部门从事知识产权工作超过17年,联想集团全球法务部知识产权总监陈媛青是一位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在联想,陈媛青参与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一系列并购,深切地感受到了知识产权在联想国际化竞争中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我们这些知识产权从业者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期。”陈媛青说。

  谈创新:保护日益严格

  就在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准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以保护和激励创新为要义的法律,迎来了第四次修改的关键节点。

  “如果说第一次和第二次修改专利法还有被动地适应国际规则因素存在的话,那么2008年第三次修改专利法则完完全全是按照国家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的专利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尹新天在见面会上回应中外记者。

  尹新天介绍,正在进行中的专利法第四次修改,最主要的变化是显著提高侵犯专利权的损害赔偿数额和假冒专利的行政处罚数额,提高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法律的震慑力。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也让吴汉东深有感触。“在国际立法的历史上,从选择保护到全面保护,从低水平保护到高水平保护,欧美国家都走过了漫长的过渡期和准备期,短则几十年,长则一百来年,但中国是不到二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过去40年里,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首先是保护创造者的权利,来激励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与此同时,在保护权利的基础之上,也重视促进知识、技术和信息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吴汉东说。

  日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提供了基本保障,不仅使中国企业和创新主体受益,也让外企的合法知识产权获得保护。中国越来越多地被选为非中国公司间专利诉讼的地点。

  “近期高通和苹果在中国展开诉讼,这是个很好的信号。以后中国会越来越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知识产权诉讼战场。”杨梧说,中国在全球知识产权诉讼中重要性的提高,体现出两个方面,第一是全球创新主体对中国司法审判的信心,第二是全球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40年来,越来越多的外企进入中国,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走向国际市场。2012年,联想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能够360度翻转的笔记本电脑。如何阻止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对手模仿这款高端产品呢?考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时候到了。

  陈媛青和同事们梳理联想积累的专利资产后发现,虽然这款产品是2012年才推向市场,但是2005年联想就开始集中地布局相关的专利申请,从核心专利到外围专利,最终都在和竞争对手的交涉中派上了用场,帮助联想这款产品在全球保持了两年的领先优势。

  “知识产权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到现在成为企业国际竞争的武器,它的作用越来越大。”陈媛青感触很多。

  谈发展:质量日渐提升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在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质量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尹新天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知识产权质量的问题时说:“我们当然不能盲目地乐观于仅仅在数量上的领先,要千方百计地去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也就是它的科学技术含金量。现在有很多的举措,都是围绕这方面开展的,目的就是要大大打压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粗制滥造的‘非正常申请’。”

  “中国已经是连续16年商标注册申请量最多的国家,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经济关系的活跃,在世界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商标注册的活跃度也表明了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但另一方面,也要按照国际惯例,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限制商标抢注行为。”吴汉东认为。

  “为了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确实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此外,不仅要考虑知识产权的数量、规模、质量和水平,更要考虑它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吴汉东认为,中国要从知识产权大国走向知识产权强国,必须把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这两个问题解决好。

  高科技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发现,国际竞争看的不是知识产权数量,而是知识产权质量。陈媛青说,最初,联想也曾在知识产权方面遇到过一些困境。为了避免“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风险,联想选择的是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际规则。

  陈媛青介绍,联想一方面加快积累自身的创新成果,通过专利保护形成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在并购过程中获得一系列高价值专利资产,并结合自己积累的专利资产积极跟竞争对手寻求交叉许可,从而为联想的国际化发展赢得一个安全的环境。

  “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运用,必将推动知识产权在创新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媛青表示,“中国知识产权的未来很值得期待。” (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