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知识产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关注

谱写知识产权服务新篇章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提供知识产权“获权——用权——维权”相关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权利化、商用化、产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业态。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进入快速成长期。截至2017年底,我国主营业务为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已经超过2.6万家,知识产权服务业态逐渐丰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新兴模式加速涌现,对提升自主创新的效能与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结构优化、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知识产权服务是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一方面,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支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90%的新技术、新发明集中在专利文献中。利用专利信息,可以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约40%的研发经费,提升10%的市场竞争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助于提升创新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原始创新需要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的支撑。去年,同济大学一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6件发明专利以总计3800万元的价格完成技术转让,校方介绍,他们以“企业+高校+独立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合作模式,创下了本校历史上最大额度的技术转移现金合同。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始探索通过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既能为高校解决专利转化率低、科研投入回报少的困境,也可为企业降低研发和产业化成本。

  知识产权服务是企业创新创业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基本制度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离不开全方位、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在企业创新创业过程中,投入研发之前,通过专利分析评议等服务,调查现有技术发展及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情况,方可知己知彼,消除研发成果的侵权隐患;研发成果产业化之前,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等代理服务,构筑立体的保护网将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化,方可有备无患,从容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后,通过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维权服务等,方可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聚集了440余家医药企业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为促进园区企业创新创业,园区与相关服务机构合作,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功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了专利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代理、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等一系列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当前经济发展正在向以智力资源和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全球产业的竞争日渐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尤其在通信、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发展到白热化程度。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在进行区域和产业规划时,已将专利导航作为重要决策工具之一。专利导航在专利分析基础上,对接产业、经营、研发等其他维度的数据分析,能够实现专利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相关联,专利运用与产业转型升级相融合。以郑州超硬材料产业为例,郑州市人民政府通过专利导航项目,进行专利大数据分析,定位发展现状、规划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印发了《专利导航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规划》。同样,商标服务有力支撑品牌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影响力,版权服务助力版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提高版权相关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都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还需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链条,建立知识产权服务诚信体系、服务标准体系,壮大知识产权服务从业队伍,让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效益更加凸显。(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