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工作已经10个年头,切身感受到在科技创新领域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各个环节的不断进步。”近日,科技部成果与区域司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处副处长杨烨瑶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知识产权制度也是激励科技创新、保护发明创造、促进科技成果传播、实现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提升创新活动层次,促进创新成果的流动和运用,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迫切要求在科技工作中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运用知识产权提升创新层次,保护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权利保障。”
十年如一日 推动创新
“10年来,我参与的大大小小的工作事项,都与创新息息相关。”杨烨瑶说,近年来,她参与科技创新领域知识产权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工作。杨烨瑶全程参加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起草工作,通过法律修订,进一步完善了科研评价体系,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创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环境。
与此同时,她还参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定相关工作,参与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起草工作,从促进研发机构、高等院校技术转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以及创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环境等3个方面,对落实法律具体实施问题进行了细化规定;完善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办法,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导向等不同类型项目知识产权分类评价管理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联系人,杨烨瑶还积极完成联席会议布置的各项任务。代表科技部参与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的《关于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和改善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深化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关于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
助力中国梦 见证发展
在推动创新的同时,杨烨瑶也见证着发展。
“这些年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涌现出一批以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大飞机为代表的重大创新成果,在生物和医药、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海洋、资源环境、现代农业、现代交通、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支撑我国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杨烨瑶说,当下,我国技术市场蓬勃发展,信息充分、交易活跃、秩序良好的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初步形成。2017年我国技术市场快速增长,技术交易活跃,全年签订合同36.7万项,成交金额1.34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7.7%。453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
“不仅如此,适应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日益完善,科技创新领域国家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杨烨瑶表示,我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不仅符合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要求。科技的对外开放一直走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前列,截至目前,中国科技部已经与158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3项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其中有近50个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知识产权为重要支撑的科技国际交流,为人类探索科学的奥秘作出了重要贡献。(知识产权报 记者 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