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老牌火电企业,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能股份)经过20多年创新发展,成长为国内清洁能源的领先企业,在业内享有“绿色申能”的美誉。2017年12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第29届国际电力大会上,申能股份的下属企业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被授予全球清洁煤领导者奖中的最高效率奖和最低氮氧化物排放奖。该奖项由国际著名能源巨头皮博迪公司出资设立,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煤炭清洁利用和碳减排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能源企业,是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中国企业第一次获奖。
不断创新促减排
申能股份由原申能电力开发公司改制设立,1993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系全国电力能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主业为电力、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以“锐意开拓、稳健运作”为经营理念,通过各种大胆创新,逐渐成为了国内清洁能源的领先企业。
从2007年4月提交第1件专利申请开始,申能股份及其下属企业截至目前已提交了近200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共84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已达47件,专利申请总体质量较高。申请主要涉及火电机组烟气脱硫、发电机组控制保护、电动机切换系统、火电厂风机优化配置等领域。
申能股份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火力发电节能降耗的科技创新方面进行突破,公司火电业务的煤耗水平逐年下降,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2011年,公司项目《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系统优化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该项目中,创新性的1350兆瓦双轴高低位布置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采用双轴高、低位汽轮发电机组布置,大大减少管道投资、压力损失及热损失,从而提升热效率及机组性价比,可将供电煤耗降到每千瓦时251克标准煤,效率比目前最高效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还要提高5%,已被列入国家示范项目在安徽平山开工建设。同时,该项目已于2007年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并在2011年获得授权,专利名称为“一种高低位分轴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专利号为ZL200710040128.0。同年,该项目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专利申请,目前已在美国和欧洲获得发明专利。
2014年,经过多轮考察和调研后,为了表彰申能股份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对于节能减排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家能源局授予其“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称号。在全球清洁煤领导者奖评选中,2016年申能股份的电厂火力发电平均能耗水平是美国先进电厂的85.7%,氮氧化物排放水平仅为其五分之一,2017年实际年平均供电煤耗低于280克/千瓦,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年平均排放指标也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分别低于13.6、10.7、1.3毫克/立方米,继续保持了世界煤电节能减排的领先水平。
多管齐下谋发展
申能股份多年来坚持创新与发展并举,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发展道路,并形成了鲜明的创新特色。
一是始终坚持围绕主业开展节能减排。比如燃煤电厂机组脱硫脱硝改造、超净排放改造等,排放指标大大优于国家环保标准,节能减排工作在上海位居前列。二是始终坚持勇攀高峰。持续挖掘煤电机组节能减排潜力,为我国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树立了行业标杆。淮北平山二期工程凭借单机135万千瓦高低位布置创新技术,被批准列入国家清洁煤电示范工程。三是激励员工创新。申能股份特别注重群众性、全员性创新活动的组织开展,“金点子”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申能股份的品牌和特色,系统员工的参与度逐年提高。此外,为了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公司还设立了“申能众创基金”,鼓励系统广大员工创新创业。
此外,申能股份凭借公司自主创新科技优势,拓展先进技术应用推广,相继成立了申能能源科技公司、申能电力科技公司等,为客户提供专业节能优化解决方案。申能能源科技公司已与多家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系统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申能电力科技公司发挥专利技术优势,已为国内其他发电集团提供了多台100万千瓦机组的节能改造,成功降低供电煤耗平均每台11克/千瓦时。同时,通过持续创新,开始为国内30万千瓦机组实施节能改造,预计改造后其供电煤耗下降50克/千瓦时,得到了国内外关注。除了在火电业务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外,申能股份还广泛布局了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实现了电力实体运营的多元化。例如,已建成投运的申能临港燃机4台40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工程建设荣获“亚洲电力2012年度最佳燃气发电项目金奖”,在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能源科技开放创新,申能股份还与宝山区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对接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启动建设上海(国际)能源创新中心,其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创新研发中心、高校能源环境学科研基地、中小能源科创企业孵化基地、能源科技创新展示中心和上海能源数据中心。这些创新平台将凝聚更多的创新力,引领能源绿色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笔者认为申能股份还需进一步增强专利布局意识。目前申能股份在海外的专利布局仍较为薄弱,虽然已就其核心专利在海外进行了专利申请,但是对于其它创新技术或其外围专利的布局较少,不能有效形成专利池。例如零能耗脱硫技术、节能型高效除尘、低氧低氮高效燃烧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均可以尝试在海外申请专利,为海外专利布局打下基础。为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推动公司业务从区域性布局向跨区域布局转变,申能股份应一方面加强与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成立海外项目部,争取海外发展机会。(知识产权报 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