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创未来”中关村知识产权赋能营开营仪式暨其首期培训课程——“创始人的IP价值观”在北京市腾讯众创空间举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杨东起、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康巍巍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
杨东起指出,“创未来”中关村知识产权赋能营,对于全面提升中关村企业创始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赋能营活动旨在从创新源头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推动中关村走到全球创新的最前沿。
据介绍,此次活动自8月启动至今年10月份结束,将在近3个月的时间内,分别按照4个模块、每个模块为期1天集训的方式,在中关村培养一批深刻理解知识产权价值、熟悉知识产权运用规则,将知识产权与企业整体发展有效融合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在首期培训课程——“创始人的IP价值观”培训过程中,相关企业就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管理实务等内容作了主题分享。
活动中,有关专家与30余家中关村创新创业企业的创始人、CEO、CTO等参会代表围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品牌打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活动期间,参会代表还一同调研参观了腾讯众创空间及英诺创新空间。
据了解,中关村是我国首家高新区和首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密集、自主创新最活跃、知识产权成果产出最丰富的区域,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这片创新“热土”孕育了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43家上市公司以及70家“独角兽”企业。截至2019年6月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过11万件。仅今年上半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专利授权量2.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万件,同比增长32.0%,在全市企业中占比超过七成。(知识产权报 实习记者 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