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知识产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分析解读

自主研发,为战“疫”添底气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疫情来袭,全国人民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国众多企业纷纷行动起来,运用自主知识产权为抗击和防控疫情贡献力量,彰显出新时代科技型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自主创新不断让社会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更能在疫时就快速确诊治疗、控制疫情传播等方面提供新方法、新工具。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正因如此,在全国范围内动员科技型企业,将其自主知识产权运用到疫情防控中成为科学防治疫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抗“疫”一线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火神山医院建设设备及技术,到全民防“疫”中的人员高密度下温度快速检测、人工智能物流配送等,无不是基于企业已有知识产权的进一步开发运用。正因为这些已有的技术储备,我国才能够在疫情到来时积极应对,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

  自主创新要为实际运用服务,企业创新成果正在防控疫情的斗争中经受考验。我们看到疫情出现后,很多企业的员工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加班加点,投身企业生产、研发的一线,为疫情防控做好技术支撑。比如,湖南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奋战72小时,运用已有专利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在春节期间调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针对疫情开发出AI测温系统,辅助相关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这些研发成果不但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物质层面的重要作用,更在精神层面让大众安心,也让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暖心。

  如果说曾经还有人疑惑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应当如何判定,那么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率先投入防“疫”研发使用的专利无疑彰显了知识产权的高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利并非各企业一朝一夕的成就,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既离不开企业自身对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布局的重视,也离不开我国一直以来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疫情发生后,各地纷纷推出政策举措帮助创新创业企业渡过难关,如北京补贴小微企业研发成本、加强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上海在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要对疫情防控创新产品研制攻关进行资金支持。诸多举措为企业的自主创新积蓄了力量,更让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减到最低。

  笔者认为,多年致力于自主创新,让我国企业既有了技术抗“疫”的勇气,也有了抗“疫”的底气。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我们会迎来春天的暖阳。(知识产权报 木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