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聚焦高水平、坚持高质量、瞄准高效率,全市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运用服务更加高效,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期间,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华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颁布实施《南京市“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南京市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意见》《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调整设立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自2018年起,南京市真抓实干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核两翼多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架构,并取得显著成效。”何华英介绍,“一核”即知识产权大数据支持平台,主要为全市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支撑;“两翼”即南京江宁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江北新区自贸区国际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这两大功能服务区已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31家、知识产权服务人才3600余人;由10家特色平台和11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形成的“多平台”体系,服务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南京市重点产业。
“近年来,南京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加快推进保护中心建设等方式,致力于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何华英介绍,实践中,南京市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诉调对接,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实现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网络市辖区全覆盖。同时,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以来,开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预审领域,增挂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牌子,累计受理专利预审申请2977件,完成电商专利侵权判定456起,各项工作居全国前列。
“2021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优化知识产权资源整合,推动运营服务全国领先,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提供有力支撑。”何华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