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历史专题>知识产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地实践

“六结合”模式培育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中为数不多的职业技术学校之一。近5年来,学校围绕贯彻落实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工作指导精神,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点,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教育相关机制、体制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在探索中提高,通过对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人才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全校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全校师生累计提交专利申请789件、获得授权269件,并多次获得全国、广东省和佛山市创新发明奖,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创新教育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市级教育成果奖。

通过知识产权教育与创新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创新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并逐步形成了“六结合”为特点的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相结合。知识产权教育具有导向性和基础性作用,学校把知识产权教育和创新教育列为所有学科专业的必修课,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学习和一系列课外专题、社团活动,全校营造了浓郁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引导师生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知识产权教育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实现创新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有机结合。

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职业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知识产权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的培养。如在数控加工专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项目教学中,增加创新要求,在专业实习中进行创新项目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新技术和关注专业新趋势,为将来更好地适应专业岗位变化和技术革新提供体验与锻炼。

创新教育与地方产业相结合。紧密围绕当地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创新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既可以获得丰富的科技活动资源,又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校创新发明社团的严俊华同学在学校参加创新发明比赛获奖,在之后参观校外调研活动中,他对当地某家电企业的“煲仔机”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前就明确了未来创新创业目标。毕业之后,他凭借自己的专利技术与他人开展合作,创办了佛山市壹鼎壹厨具有限公司,生产了拥有5件专利的新型煲仔机,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销路很好。另外,严俊华还还把1件专利及相关技术成功转让给其他公司,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以创新促创业,二者相辅相成。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方法进行发明创新尝试,积极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做准备。学生梁均隆在校时就是创新发明的能手,毕业后他成为企业的革新能手,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倍增,现已成功自主创办了一家科技研发公司。

创新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学校提倡“今天的校园知识产权文化就是明天的社会生产力”。学校利用广播、网站、橱窗、校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大力进行知识产权文化的宣传,在校园有大型的创新宣言雕塑,有众多的“知识产权文化石”,经常邀请知识产权专家、发明家来校进行讲座,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节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知识产权文化特色,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创新教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学校注重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水平,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课题研究,先后形成了5项创新教育的课题研究成果。大批专业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课题研究活动,以自己的专业教学为支撑点,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新优势,有力提升了职业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知识产权教育和创新教育,学校毕业生广受社会各用人单位的欢迎,改变了过去就业难的被动局面。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好,专业技能强,具有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由此吸引了众多企业来学校“争抢”毕业生。在毕业生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带来的显著变化,也吸引了来自浙江、西藏、广西、四川等省、区100余所兄弟学校的教育同仁和专家前来参观考察交流,学校的创新教育活动赢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等国际组织官员的高度评价。学校的创新教育教学名师还受邀赴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讲学、授课,畅谈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融合,推广创新教育经验方法。

社会公众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更是一项极具有创造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知识产权、科技、就业等多部门密切配合,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投入。建立起协调联动的知识产权教育机制,为进一步普及知识产权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从而引导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事业中来,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江存志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