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历史专题 >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 事业成就 > 服务群众

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⑤

5月底的广州,烈日炎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一场与病毒的较量在全城紧急开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发反弹疫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下称审协广东中心)党委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迅速升级疫情防控举措,全力保障中心职工安全健康,同时有序推进业务工作。在抗疫的紧急关头,审协广东中心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与病毒争速度,为群众办实事,主动融入疫情防控大局,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积极加入志愿大军,勇挑重担争做先锋,全力服务全员核酸检测,构筑疫情防控“红色阵线”。

“知识城广场今明两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需要大量志愿者!”6月4日下午,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发出抗疫一线支援需求,审协广东中心团委立即响应,紧急招募青年志愿者。招募令一经发出,团委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审协广东中心志愿者们闻令而动,主动担当,火速集结,从各处赶来守护这座城市。不到一个小时,一支志愿服务突击队便迅速组建而成,并立即奔赴知识城核酸检测现场,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中。

志愿者们在核酸检测点集结完毕,学习核酸检测工作流程,在分配的岗位上耐心引导群众扫码信息录入,协助信息填报,指引检测流程,维护现场秩序,测量居民体温,安抚焦躁情绪,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解答群众疑惑。志愿者们不畏酷暑、星夜奋战,为群众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看着他们穿梭在人群中忙碌的身影,群众亲切地唤他们为“红马甲”。

来自审协广东中心的黎作佳、陈永强、侯丽娜、韩雨彤等多名“红马甲”工作到凌晨1点多,第二天又早早地赶来现场继续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只要有需要,今晚我通宵也可以”,“95后”王若蒙简短的话语中表达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坚定;审协广东中心副主任邱绛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连续两天专业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街坊们的好口碑;杨丹丹放弃周末休息,克服往返70公里路途的不便,赶来现场参加志愿服务,“能为广州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是每一位审协广东中心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的红马甲,在脸上留下深深印记的防护口罩,都见证了审协广东中心“红马甲”们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与担当。

这些都是审协广东中心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小小缩影。截至6月9日20时,审协广东中心共招募应急储备志愿者87人,共计参与志愿服务者达135人次,总服务时长逾710小时。其中支援知识城广场第一次全员检测75人次、支援知识城广场第二次全员检测37人次、参与中心全员检测志愿服务19人次、支援知识城广场疫苗接种4人次,大家切实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群众办实事,履行使命担当,筑牢安全防线。(李思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