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地方动态 > 2007年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贵州
发布时间:2007-12-28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当前,我国无论是从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增强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趋势看,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作保障。

  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制度,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成为关系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及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

  过去的5年是贵州省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群众生活大为改善。但也应看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排名仍然靠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矛盾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要解决贵州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2006年7月,省人民政府第116次省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6年-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为加强贵州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纲要》的颁布实施,顺应时代,恰逢其时。《纲要》对未来10年贵州省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推进市场主体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实施和运用能力,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总体规划。

  《纲要》提出了贵州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总目标,到2015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法规、规章和政策体系,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在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技术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纲要》针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谋划,提出了实施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中药产业,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业、林业和生态畜牧业以及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还从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执法管理体系、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建设等8个方面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保障措施。

  《纲要》颁布实施以后,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实施《纲要》,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办”)制定了《纲要》实施的年度推进计划,推进计划细化并明确了“知识产权办”各成员单位实施《纲要》的年度目标及任务;为加强各市、州、地政府实施《纲要》的力度,“知识产权办”还建立了《纲要》实施的考核评价体系,起草了《贵州省各市州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考核细则(试行)》,“细则”分别从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创造、推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工作创新等6方面设置了相关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考核要求。至此,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体系初步建立。(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