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工作 > 2006年
《中国知识产权报》全国通联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06-09-15

邢胜才指出:充分发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主阵地作用

 

  知识产权报讯 (记者闫文锋长春报道)9月13日,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全国通联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中纪委派驻国家知识产权局纪检组组长邢胜才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充分发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主阵地作用》的讲话。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司长马维野、规划发展司副司长龚亚麟出席会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助理巡视员、宣传处处长朱宏出席会议并致辞。吉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郭振兴也出席会议。

 

  邢胜才强调,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并且作出了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决策,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

 

  邢胜才指出,今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收官之年或者说是关键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和制度建设。胡锦涛同志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做了重要讲话,指出了我国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四个迫切需要,论述了需要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提出了今后要重点抓好的五项工作。这是中央政治局首次就知识产权进行集体学习,也是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首次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行专门、系统的论述,这充分说明了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已经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邢胜才指出,《中国知识产权报》是全国乃至全球为数不多的知识产权类报纸,是我国知识产权和知识经济领域的主要媒体,是党和国家知识产权工作方针、政策宣传的主渠道,是宣传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的主阵地,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积极推动者和努力参与者,也是局党组的新闻喉舌和舆论工具。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了力争将《中国知识产权报》办成知识经济主流媒体的办报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报社全体同志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调整了刊期,优化了内容,整合了机构,革新了版面。应该说,报纸办得越来越好看了,越来越实用了,读者越来越喜欢了,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并且正在朝着知识经济主流媒体的目标迈进。

 

  邢胜才指出,对报社工作的总的要求是:高举旗帜、引路导航、阐释理论、统一思想;服务大局、宣传政策、理清思路、促进发展;服务群众、关注民生、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培育精神、转变观念、提高素养、开阔眼界;总结实践、提升经验、研究问题、指导探索;甄别荣辱、针砭时弊、提升道德、弘扬正气。

 

  邢胜才要求,要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努力使《中国知识产权报》成为传达党和国家关于知识产权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度建设的主流阵地。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努力使《中国知识产权报》发挥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作用和对创新主体的服务功能。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的积极性,共同办好《中国知识产权报》。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社长胡倬在会上做了2006年度工作报告。他指出,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惟一的知识产权类报纸,也可以说是惟一的知识经济类报纸,《中国知识产权报》要跟上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我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更好地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者、知识劳动者和市场主体服务,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办报思路,扩大报道领域,需要在增强指导性、权威性和专业素质等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在增强新闻性、服务性和贴近性上不断创新,需不断扩大发行量,提高影响力。他还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指出了下一年度工作的基本思路。他指出,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局的需要,报社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方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真正发挥好在知识产权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他指出,明年采编工作的基本定位为提高稿件质量、增加发行数量、扩大言论影响、塑造报纸品牌,基本想法是出版规模保持相对稳定,重在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此外,他还谈到了关于发行、通联、广告经营等工作的打算。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副总编辑李启章、张岳庚在会上分别做了报纸采编业务报告和通联发行工作报告。

 

  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站、通联站的代表数十人参加了会议,共同为中国知识产权报社的发展出谋划策。

 

  图为中纪委派驻国家知识产权局纪检组组长邢胜才等领导向通联工作先进单位代表颁奖。(知识产权报记者 王文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