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知网综合消息 “第六届全国资源环境经济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克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与会者认为,克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关键之一是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重点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 与会者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资源节约的本质在于产业升级,使工业经济活动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为此,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应运用税费补贴和产权工具解决阻碍资源节约的外部性问题,如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一定的行政手段,促使垄断企业积极使用和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对于那些长期有利而短期无利可图的项目,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推进实施;等等。 我国现行的生态补偿存在机制不健全、补偿标准过低等问题。应引入惩罚性的生态赔偿,量化生态价值;完善生态税,探索市场化补偿办法;向资源环境还债,拿出一定比例的国民收入投入到相关的技术革新中。为此,应以建立包括严格的排污税制度、完善的资源税制度、强制性的循环经济专项立法等在内的市场规制体系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 完善资源环境政策,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在资源环境管理问题上,就是要努力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应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方面的政策,如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和探矿权、采矿权的有偿取得,建立资源环境投入的长效机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