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知网讯 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刘振刚、副局长周砚一行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汇报2007年度知识产权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中纪委派驻国家知识产权局纪检组组长邢胜才听取了汇报。 刘振刚首先汇报了北京市2007年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张勤对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北京市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日益完善,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水平逐步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自身组织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2007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为主线,以政策布局为导向,以政府主导为牵引,以社会互动为特征,以统筹协调为方式,以调查研究为手段,以内部建设为保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开创了良好的局面。2007年1—11月份,北京的专利申请量达到28012件,同比增长18.7%,专利授权量13527件,同比增长34.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401件,同比增长31.1%。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到达 58.5%,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三种专利申请量半数的唯一省市。北京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307件,在三种授权专利中所占比例为31.84%,授权数量和所占比例均位居全国第一;职务专利申请量为19004件,占全市专利申请量的67.8%。2006年,北京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900件,每十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8.1件,专利密度指数全国最高。 张勤指出,北京市在5次市政府会议上研究了知识产权的6个议题,并形成5个市政府文件,力度大,层次高,真正体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工作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实”,二是“高”。“实”体现在北京市工作紧密围绕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不摆“花架子”,不搞“政绩工程”,各项工作开展务实有效。北京市不片面追求数量增长,而是注重专利质量的提高,专利申请结构合理,实现了专利质量和数量的协调提升。“高”体现在政策布局、调查研究、工作方法等方面站位准、层次高,不仅对于推动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勤最后强调,北京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希望北京市发挥带头作用,在研究问题的深度、广度上有所作为。在工作深度上,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对现象后面的机理、成因、背景等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国内外的对比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推动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好服务。在工作广度上,不应仅限于专利工作,要借助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在知识产权其他领域做拓展,在管理体制上做探索。张勤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一如继往地在信息化建设、专利信息资源提供、预警机制建立、专项调查研究等方面大力支持北京市开展工作。(姜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