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媒体视点

数据驱动创新 生态赋能转化(知识产权报)

东北亚技术成果生态伙伴大会在沈阳举行——

春日沈阳,创新热潮涌动。近日,在沈阳创新天地东北新闻发布厅里,一场聚焦东北亚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东北亚技术成果生态伙伴大会举行,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界代表积极参与。大会围绕知识产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推动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搭建起重要平台。

搭建交流桥梁 加速成果转化

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知识产权作为关键要素,其转化与运用至关重要。大会期间,多项活动聚焦于此,为各方提供了深入交流的机会。

其中,浑南科技城的推介环节备受瞩目。活动现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孙彩虹详细介绍了浑南科技城的规划建设情况。围绕“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定位,浑南科技城依托智慧之云、科学家工作坊、科技服务街区、创新型企业孵化器等四大载体,打造出“生产、生活、生态”三融合的空间体系和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众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入驻。

此次大会的“重量级嘉宾”——中国技术交易所沈阳科创中心就落户于此。该中心的启动仪式将大会的热烈氛围推向高潮。

“沈阳作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型企业总数已突破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四成以上。这充分彰显了沈阳雄厚的工业根基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中国技术交易所董事长郭书贵表示,中国技术交易所沈阳科创中心的落地,将依托北京总部的资源网络与创新机制,推动京津冀与东北亚区域的技术、资本、人才深度联动,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京沈协同”的示范样板。

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凌冬介绍,中国技术交易所沈阳科创中心将紧密围绕沈阳发展定位,构建“成果登记、技术交易、评价估值、科技金融、产业服务”五大类19项服务体系,形成技术转化全链条生态,加速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活动现场,一系列重磅合作落地:中国技术交易所与沈阳理工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高校,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沈阳市商业秘密保护协会等行业协会,以及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协议,为各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30余位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产业化赋能官”获得授牌,他们将作为技术翻译官,加速助推科研成果走向市场。

探索数字赋能 共筑创新生态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据已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此次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

会上,由中国技术交易所自主研发的链证中国·中国技术交易所数字存证平台沈阳节点正式启动。“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构建起覆盖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信任生态’。”中国技术交易所大数据负责人顾云翔举例,在版权存证方面,该平台实现30秒线上快速存证,自动锁定创作主体,有效解决创作归属权争议;在数据确权方面,该平台可以一键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推动数据知识产权认定及数据资产确权。“知识产权保护不是‘成本项’,而是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投资’。我们将以‘国家平台+本地服务’的模式,全力当好创新生态的‘服务者’和‘守护者’。”顾云翔表示。

吉贝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世平围绕“数据资产入表流程及意义”主题发表演讲,深入剖析了数据资产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性。他认为,数据资产入表不仅能优化企业财务报表,还能推动数据要素流通,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标准。“数据资产的价值正逐渐被认可,合理的入表流程能让企业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创新发展。”刘世平说。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资产,其知识产权的归属保护和流通等问题,需要各领域共同探索。为此,此次大会特别设置东北亚数据知识产权科创论坛高端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通过数据资源盘活利用探索数据知产流通范式”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此外,大会还聚焦“数字时代如何守护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的核心资产”主题设置分会场。与会嘉宾围绕全球数字经济深化发展背景下,商业秘密与技术秘密保护面临的数据流动合规、资产价值显性化等核心挑战,结合区块链存证、隐私计算、智能监测等前沿技术应用话题,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可信存证打通数据资产估值,助力释放数据资源价值。

从政策宣讲到项目落地,从技术展示到资本对接,东北亚技术成果生态伙伴大会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架起了一座联通创新与产业的桥梁,同时全方位展示了沈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决心与实力。

“如今我们正在推进沈阳市知识产权‘双百双促’行动计划,以期进一步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更多优质创新成果在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也为东北亚乃至全球创新生态建设贡献辽宁智慧、中国力量。(记者 黄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