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媒体视点

用知识产权扮靓全球货架(知识产权报)

从“鸡毛换糖”的马路市场到品牌“舰队”扬帆远航,浙江义乌——

日均快递量突破3400万件,产品出口至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超4000亿元,同比增长25%……当“世界超市”浙江义乌在夏日的晨光中苏醒,义乌中国小商品城7.5万个商铺次第开门,以琳琅满目的商品迎候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义乌忙碌又具活力的一天开始了!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寻义乌靠小商品闯出大世界的密码。当商户的产品推介词中不时出现专利、商标和版权;当获取知识产权服务时创新主体感觉省心如进“便利店”;当知识产权维权解纷不再难;当众多义乌品牌组成“舰队”扬帆远航开拓“新蓝海”……在义乌经济的多棱镜里,我们看到了磅礴的知识产权力量不断闪现。

守护“金种子”

2025年7月30日上午,义乌,雨。早上8∶30,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商户周建朋背着一摞帽子样品走进办事大厅。

“我今天来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前天我已经在这里提交了1件,因为家里有事没办完,今天继续来办理。”他一边向记者展示着手机中存储的各种设计图样,一边说。

周建朋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85后”创业者,他已经营帽子生意多年。忆及创业之初遭遇的商标烦恼,他感慨良多:“原创设计出来后,如果不去注册商标,被别人抢注了,不仅在销售产品时陷入被动,还有可能被诉侵权,会非常麻烦。”

周建朋可以说是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的常客,他的设计师一推出新品,他就第一时间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办公地点就设在小商品城,感觉非常贴心!这里就像一个‘知识产权便利店’,很多事项都可以‘一站式’办理,特别方便!”他笑着说。

周建朋感受到的便利,源于近年来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深化改革建设的知识产权“一件事”平台。“我们可以提供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登记、海外维权等34项知识产权服务,不仅方便,而且高效,还节省成本。”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主任宗芸介绍,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办理业务超9万件,为经营主体减负超5000万元。

“在义乌,创新的火花无处不在。‘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我们要用优质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守护好每一粒创新的‘金种子’,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委书记、局长楼小东如是说。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义乌市有效商标已达22.2万件,稳居全国县级市第一位,有效专利超3.9万件。近3年,义乌市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年均增长3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45%。

守好“金招牌”

走在义乌的大街小巷,跟当地人聊天,从1982年“鸡毛换糖”的第一代马路市场,到如今正即将开业的义乌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义乌人几乎都能如数家珍。义乌本地人或多或少都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守好小商品城的“金招牌”,他们有着天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占地640万平方米,有7.5万个商铺,汇集了210万余种商品,关联着3200万余名产业工人,客商林林总总,货物吞吐不断。“这么大体量的市场,一举一动都备受国内外关注。守好义乌这块‘金招牌’、严防假冒侵权,是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小商品城分局局长王松兵说。

古人云:“防之于未萌”。如何防?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基础“必答题”。此外,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还探索出了一条知识产权治理“红色”路径:小商品城成立了党支部,很多商户都是党员,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推进小商品城分局党委的工作,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拒绝侵权假冒产品。2000多名党员“亮牌经营”、实行“联摊制”,形成227个管理网格、1912个微网格……“红色”力量化身知识产权保护的先锋旗手,守护着小商品城的每一个角落。

要“防”,也要“治”。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的“招数”是全链条保护。“在执法端,重拳出击,创新打造‘义净’和‘铁拳’等综合执法品牌,在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形成‘2+6+N’特色执法谱系,以铁腕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维权端,简案速裁,针对专利维权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简案快办,案件办理周期压缩50%、办理零成本。在解纷端,多元调解,成立全省首家县级知识产权纠纷专业调解平台,实现‘行政、司法、仲裁、调解’一站式化解,累计化解各类纠纷2万余件,涉及金额超25亿元。”龚小兵介绍。

全方位立体式保护,为义乌创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在义乌做生意,不管是摆地摊,还是开商铺,都感觉很安心。作为商户,我们合法经营,不仿冒,不假冒,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品牌就行了。”一位商户说。

开拓“新蓝海”

在义乌小商品城,“星宝伞业”的店铺里客商络绎不绝。引人注目的不仅是五彩斑斓的伞,还有印在产品上的独特IP——一位优雅女士的倩影,这正是公司董事长张吉英的形象。

张吉英从半个摊位起步开始做伞,陆续在10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完成著作权登记超千项,拥有外观设计专利百余件,累计推出3000多款自主设计产品。

“没有自己的品牌,客商怎么找得到你?过不了品质和原创关,客户怎能放心下单?”张吉英说。她的手机里有个特别的微信群——“星宝版权登记”。设计师的灵感火花在这里迸发,新作品诞生后会第一时间进行著作权登记,随后投入生产。如今,星宝伞已销售至170多个国家。“我们一定要将中国制造做成自己的品牌,要将我们的中国精神、文化融入到产品,走向世界。”张吉英的眼里闪着光。

同样怀着“出海”梦的还有何犁红。从13岁就开始在义乌摆摊、在外贸领域深耕20多年的何犁红,敏锐地抓住了2023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计划启动的契机,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代工贴牌的老路还能走多远?品牌化、高质量出海才是发展方向。”对于中小企业单打独斗闯荡国际市场的艰难,何犁红深有体会。于是,她积极推动“抱团取暖、舰队出海”。2024年,义乌市品牌发展促进会成立,何犁红担任会长。该促进会联合义乌各行业头部品牌企业,共同打造了“义乌好货”品牌出海集合店。今年年初,首家品牌集合店在小商品城开业,当天仅5小时签约订单便达1.2亿元,目前该品牌集合店已在十多个国家进行布局。

众人拾柴火焰高。义乌品牌“出海”的“舰队”已然启航,知识产权服务“后援团”也在全力护航:依托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义乌分中心,义乌设立迪拜、法兰克福海外知识产权服务指导站,为品牌出海提供一揽子涉外知识产权服务,累计服务外贸主体2万余家次,海外纠纷案件有利结果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65%。通过开展重点出海企业海外商标抢注监测,加大跨境电商及海外展会维权援助力度等,为企业挽回损失、节约成本超6000万元。有关机构推出的跨境电商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等特色产品,使企业海外维权成本降低90%以上。

创新潮涌向未来。在义乌,“金种子”不断涌现,“金招牌”持续闪亮,品牌“舰队”扬帆远航,而知识产权的航标灯,正照亮前行的航程。

古人云:“防之于未萌”。如何防?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基础“必答题”。此外,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还探索出了一条知识产权治理“红色”路径:义乌小商品城党委成立了34个两新党支部,党员都是市场商户,党委积极引导商户党员拒绝侵权假冒产品,商户党员也积极参与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00多名市场党员悬挂“共产党员”红牌亮明身份,实行“联摊制”,形成227个管理网格、1912个微网格……“红色”力量化身知识产权保护的先锋旗手,守护着小商品城的每一个角落。

要“防”,也要“治”。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的“招数”是全链条保护。“在执法端,重拳出击,创新打造‘义净’和‘铁拳’等综合执法品牌,在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形成‘2+6+N’特色执法谱系,以铁腕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维权端,简案速裁,针对专利维权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简案快办,案件办理周期压缩50%、办理零成本。在解纷端,多元调解,成立全省首家县级知识产权纠纷专业调解平台,实现‘行政、司法、仲裁、调解’一站式化解,累计化解各类纠纷2万余件,涉及金额超25亿元。”楼小东介绍。

全方位立体式保护,为义乌创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在义乌做生意,不管是摆地摊,还是开商铺,都感觉很安心。作为商户,我们合法经营,不仿冒,不假冒,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品牌就行了。”一位商户说。

开拓“新蓝海”

在义乌小商品城,“星宝伞业”的店铺里客商络绎不绝。引人注目的不仅是五彩斑斓的伞,还有印在产品上的独特IP——一位优雅女士的倩影,这正是公司董事长张吉英的形象。

张吉英从半个摊位起步开始做伞,陆续在10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完成著作权登记超千项,拥有外观设计专利百余件,累计推出3000多款自主设计产品。

“没有自己的品牌,客商怎么找得到你?过不了品质和原创关,客户怎能放心下单?”张吉英说。她的手机里有个特别的微信群——“星宝版权登记”。设计师的灵感火花在这里迸发,新作品诞生后会第一时间进行著作权登记,随后投入生产。如今,星宝伞已销售至170多个国家。“我们一定要将中国制造做成自己的品牌,要将我们的中国精神、文化融入到产品,走向世界。”张吉英的眼里闪着光。

同样怀着“出海”梦的还有何犁红。从13岁就开始在义乌摆摊、在外贸领域深耕20多年的何犁红,敏锐地抓住了2023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计划启动的契机,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代工贴牌的老路还能走多远?品牌化、高质量出海才是发展方向。”对于中小企业单打独斗闯荡国际市场的艰难,何犁红深有体会。于是,她积极推动“抱团取暖、舰队出海”。2024年,义乌市品牌发展促进会成立,何犁红担任会长。该促进会联合义乌各行业头部品牌企业,共同打造了“义乌好货”品牌出海集合店。今年年初,首家品牌集合店在小商品城开业,当天仅5小时签约订单便达1.2亿元,目前该品牌集合店已在十多个国家进行布局。

众人拾柴火焰高。义乌品牌“出海”的“舰队”已然启航,知识产权服务“后援团”也在全力护航:依托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义乌分中心,义乌设立迪拜、法兰克福海外知识产权服务指导站,为品牌出海提供一揽子涉外知识产权服务,累计服务外贸主体2万余家次,海外纠纷案件有利结果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65%。通过开展重点出海企业海外商标抢注监测,加大跨境电商及海外展会维权援助力度等,为企业挽回损失、节约成本超6000万元。有关机构推出的跨境电商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等特色产品,使企业海外维权成本降低90%以上。

创新潮涌向未来。在义乌,“金种子”不断涌现,“金招牌”持续闪亮,品牌“舰队”扬帆远航,而知识产权的航标灯,正照亮前行的航程。(记者 吴艳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