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协调工作
为打击假冒UL标志的行为,维护我国出口产品的信誉,促进外贸出口,保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我局与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2000年2月1日至7月31日联合实施为期半年的专项打假活动。总体上看,这一专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展示了我国政府在打击假冒行为、维护正常贸易秩序方面的决心和信心。
在此次UL专项打假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地方知识产权指导协调机构或知识产权局履行知识产权协调职责,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对假冒行为和假冒分子给予了严厉打击。据初步统计,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监督销毁假冒UL标志产品200余万元,罚款80多万元,移交工商、公安等部门的案件10起。海关各口岸先后对近80批有UL标志的出口货物进行了调查,其中29批经鉴定确认属于假冒UL 标志,涉及金额230万美元。工商部门对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移交的10起案件进行了调查,对其中1起进行了处罚,罚款3万元。
2.制定并组织实施《关于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有关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施计划》
为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指示,引导部门和行业的专利管理工作,我局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有关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施计划》,明确了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门及集团公司为重点实施单位,召开会议学习指示精神,部署自查工作。各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按照实施计划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自查工作。这项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部委和集团公司专利工作的开展。
3.开展重点技术领域专利战略研究工作
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我们选择基因、光电、中药、纳米四个我国有比较优势和潜在市场,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领域,进行专利战略研究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立项,确定合作单位,并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了研究方案。年内已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同时,对柯达、富士公司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编辑、出版了《宏观专利战略曲线研究》。
4.开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专利工作
为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专利管理工作,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局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专利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提出政策建议。同时,对辽宁葫芦岛市建立专利园区、四川德阳市建立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专利工作试点等工作进行了调研。年内我局已批准在四川省德阳市建立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区开展专利试点工作。
5.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工作
今年对第一批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共34项进行验收,合格23项。这23项示范工程项目自1999年1月到2000年3月为止,年销售额总计约为40亿元,实现利税总计为9亿多元,出口创汇额总计为9千8百万美元。同时启动了第二期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评选工作,有47项进入示范工程项目。这47个新增项目目前的销售额总计897亿元,专利产品销售额为130亿元,创汇1千7百万美元。
为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工作的开展,9月,我局与辽宁省政府在沈阳共同举办了"2000年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对接洽谈会"。12月,与经济日报共同举办了"专利-产业化-创业"研讨会。200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实施的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包括局管项目和地方管理项目共141项,这些项目在发展高新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2000年9月26日,我局与辽宁省政府在沈阳共同举办
“2000年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对接洽谈会”。
图为王景川副局长(前左三)在开幕式后与参会发明人交谈
6.专利合同管理与专利广告出证工作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截止到12月12日,2000年共受理专利权质押登记14件,质押金额7亿多元,债务金额近3亿元,质押外汇金额30亿美元,专利权质押数量同1999年相比增加20%。
专利许可合同备案。200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许可合同备案109件,专利许可合同备案数量同1999年相比增加550%。
专利广告出证。200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广告出证129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知识产权机关和专利管理机关受理专利广告出证 253件。专利广告出证总量同1999年相比增加63%。
7.开展企业专利试点工作
我局与国家经贸委共同制定、颁布《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对全国70个专利试点企业进行总结和验收,重点对华为公司等21个试点企业进行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典型经验。同时着手开展新一轮的企业专利试点工作。
8.专利资产评估工作
我局完成了《专利资产评估参数及标准科学研究》项目,并启动了《专利资产评估指南》的研究制定工作。
9.开展城市专利试点工作
在“运用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经验交流会”期间,我局领导
考察了上海宝钢企业集团。图为我局王景川(前右二)和杨正午
(前右三)、吴伯明(前右四)副局长与该企业有关人员交谈。
今年我局召开了全国城市专利试点工作会议,11个试点城市的主管该工作的市长以及专利管理机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王景川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根据我局《促进技术城市专利试点工作导则》和各市的试点工作规划,对各试点市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了经验,分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对策,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城市试点工作;会议还根据我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方案,就西部新增试点城市事宜进行了部署。这次会议从试点城市工作角度,为今年的"运用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经验交流会"作了必要的准备。
根据西部省份专利管理机关的推荐和有关市政府的申请,经过调研和论证,我局决定增加包头、贵阳为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加上武汉、西安、石家庄、厦门、绵阳、湘潭、延边、招远、武进、上虞、澄海,我国共有13个城市进入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序列。这些城市类型齐全,分布于全国各大行政区划,产业结构各异。一年来,各市试点工作在我局推动与指导下正在按计划推进,市领导重视、有关部门配合、企事业单位参与、专利管理机关全面协调的工作局面已初步形成。各市都制订实施了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试点城市真抓实干,使其专利工作从专利申请量、执法保护、产业化、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较试点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取得了积极效果。
2000年11月2日至4日,我局在上海召开“运用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经验
交流会”,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图为该会议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