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知识产权价值运营、激发知识产权融资效率的提案》收悉。结合教育部和财政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
近年来,我局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一是加强政策引导。2021年7月,我局制定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将知识产权评估纳入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予以统筹推进,对提升知识产权评估服务能力作出明确部署,提出积极研究推广知识产权评估相关规范指引,提升评估专业化、智能化水平,鼓励开发不同场景的评估工具,引导企业建立价值评估机制等具体措施。
二是完善规则体系。我局组织编发《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从法律、技术、经济三个维度细化专利价值分析指标。积极推进专利评估指引国家标准制定,已完成标准文本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财政部指导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以下简称中评协)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目前已形成由《资产评估执业准则——资产评估程序》《资产评估执业准则——资产评估报告》《资产评估执业准则——资产评估方法》等程序性准则和《资产评估执业准则——无形资产》《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南》《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等实体性准则构成的准则体系。同时,进一步研究制定《资产评估执业准则——知识产权》,已公开征求意见。
三是夯实数据支撑。我局统计分析专利实施许可备案合同,按照不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持续发布专利许可费率数据,为知识产权评估和许可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加强相关数据的推广使用,鼓励开发基于知识产权大数据的智能化评估工具,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便利性。
二、关于“加强对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监管与评价”
我局推动将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分级分类评价相关工作列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制定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研究建立导向明确、可信度高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分级分类评价标准,探索开展分级分类评价,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财政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执业质量,依据《资产评估法》和职责分工,持续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管。2021年2月,印发《加强资产评估行业联合监管若干措施》,6月会同中评协对15家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开展执业质量检查,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加大资产评估行业监管力度。
三、关于“升级完善一站式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2017年以来,我局会同财政部分4批支持37个重点城市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在重点产业、区域以及围绕特色试点任务,共支持建设33个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心),强化知识产权交易运营的平台支撑和配套服务,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链和生态圈,畅通知识产权交易渠道,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提供专业服务支撑。2021年7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交易信息监测、提升专利许可定价对接配套服务能力等若干措施,强化日常监管,确保运营平台(中心)规范高效运行。
同时,积极支持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建设,促进构建更加完善的技术交易市场,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提供平台支撑和专业服务。指导江苏等地推进知识产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采用免评估、大数据评价分析的模式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全流程融资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改善银企对接效率,为企业提供从申请到获款“全流程、标准化、一站式”服务。
四、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建设”
近年来,我局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健全知识产权学科。教育部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积极支持高校在一级学科权限内自主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二级学科点。目前,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法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下设置了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等40余个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二级学科点或交叉学科点。同时,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基础,通过自主审核方式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一级学科。在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中,已将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类别纳入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待提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向社会公布实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规划。2021年12月,我局印发《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列为重点项目,明确部署知识产权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2020年9月,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支持中国政法大学、深圳大学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实践项目,培养大批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下一步,将在知识产权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积极依托行业专家资源,加强课程建设,培养行业急需的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
衷心感谢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关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建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