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黄牛’是我们自主培育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养殖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全国政协委员、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爱辉向本报记者介绍,她带领团队以法国利木赞牛为父本、以中国延边牛为母本进行品种杂交,历经了30多年的不断选育、提高和扩群,最终成功培育了“延黄牛”。
“延边牛是延边地区传统役肉两用牛,尽管肉质好,但因为不怎么挣钱,农民们不愿意饲养。”回忆起自主培育肉牛新品种的初衷,吕爱辉说,培养出肉质好、经济效益好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动从业农牧民增收致富是他们自主创新的原动力。
2008年,“延黄牛”获得原农业部颁发的畜禽新品种证书。同年,“延边黄牛肉”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在保护延边黄牛品牌的基础上,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实现了从‘地理标志产品’到‘地理标志品牌’的跃升。”吕爱辉介绍,近年来,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在当地农民中推广养殖“延黄牛”,通过“农户+基地”的产业模式,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立了45个乡镇养殖基地,带动当地1万多农民成为养殖大户。
在自主创新上尝到甜头后,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吕爱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提案,呼吁做优做强做大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打造我国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种业未来竞争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保护好知识产权,使之与种业创新实现良性互动,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大对种业创新品种的保护力度是维护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法治要求,有助于农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吕爱辉介绍,农牧业种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因此更应该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而支撑后续研究和持续探索。其中的生物技术是育种环节中最活跃的因素,“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正替代生物资源、种质资源,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体系的新概念。“我们感到,应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的使用和后期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是保证种业创新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吕爱辉表示。(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