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
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答央广网:强化政策引导 更好支撑西部地区和农业产业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15 信息来源:央广网

9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印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重点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实施方案》,目的就是实现政策普惠公平、服务普惠可及、数据普惠开放,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覆盖更广、效能更高、服务更好、体验更优,让想创新的人有公开便捷的路径找到公共服务,让能创新的人有公平均等的机会享受到公共服务的政策红利。”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在发布会上表示,《实施方案》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需求,提出强化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领域新业态、区域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和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支撑。

《实施方案》明确五方面重点工作内容

王培章介绍,《实施方案》围绕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宏观政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五年任务,细化为具体实施举措,明确了五方面重点工作内容。

一是推进服务主体更加多元。以更大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面,壮大服务队伍,拓展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等重要网点的服务领域,有序推进公共服务机构提质增量。

二是推进服务供给更加均等。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加快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边界清晰、协同发展的叠加效应。

三是推进服务领域更加多样。全面梳理不同公共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和服务能力,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阶段,探索建立供需匹配、分层服务的公共服务机制,力争用有限的服务资源创造最大的服务效益。推动公共服务更好融入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重点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领域新业态、乡村振兴等领域,强化公共服务保障。

四是推进数字化支撑更加扎实。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数据资源供给力度,丰富信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支持市场化数据服务机构发展壮大。

五是推进服务人才更加专业。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强化政策引导 更好支撑西部地区和农业产业创新发展

发布会上,针对央广网记者的提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请问,《实施方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提出了哪些举措?王培章作出回应。

王培章表示,《实施方案》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需求,提出强化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领域新业态、区域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和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支撑。

创新服务方式,更好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区域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面向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型骨干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探索开展全流程、嵌入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信息深度挖掘和分析利用,帮助科研团队优化研发路径、提升研发起点、优化专利布局、提升技术转化效率、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助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科技攻关。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及创新发展需要,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产业检索分析、行业规划研究、专题数据库开发、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等工作,助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完善审查模式,更好支撑新领域新业态健康发展。新领域新业态技术新、迭代快,对专利商标审查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实施方案》提出要健全完善专利商标审查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新领域新业态专利集中审查,加强申请方和审查方的沟通交流,深化对先进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审查与新领域新业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针对元宇宙、可信人工智能、6G通信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等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加大数据资源供给,更好服务前沿技术创新发展。

强化政策引导,更好支撑西部地区和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针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和农业产业,部署开展专项扶持措施,提出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面向西部地区选派实践锻炼人员,对于重点创新主体的重大需求,选派知识产权专员,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智力支持。同时,引导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参与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聚焦有关农业产业领域开展信息公共服务,助推农业技术专利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农业产品品牌化。(记者 王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