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提出,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案》强调,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以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为主体,协同各类重大创新平台,培育和发现一批弥补共性技术短板、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高价值专利组合。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份额,近年来的专利布局持续完善。
新能源产业的特点主要包括技术密集、资本密集、政策驱动等,其中,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于促进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大力推进新能源领域的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
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新能源领域的专利转化。一是推进建设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当前,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市场呈现中日韩三分天下的局面,但欧美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及电池产业,并制定保护和扶持政策,对我国企业进军欧美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
基于当前国际形势,我国亟需建立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挥龙头企业在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为优质科研资源和产业经营主体提供科技、平台和人才支撑;同时,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链条融入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创新链、资本链和政策链,实现对内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集群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聚合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相关“产、学、研、金、介、用”多方主体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横向推动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与光储端信产业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纵向推进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全产业链条水平提升、创新发展层次跃升。
二是积极开展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知识产权协作。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提升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升级。
为促进行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笔者所在企业与高校院所及龙头企业等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共享基础成果,提高研发效率。
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加强协作的基础,笔者所在的企业建立了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以提高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推进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或专利池,科学开展价值评估工作,对相关成果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成员间或专利池内专利的范围和使用条件,确保成员之间的权益平衡;建立了专利交叉许可机制,并积极通过实施许可、转让、作价入股、产业化等多种方式推动高价值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三是大力推进专利和标准的结合,引领技术标准制定。笔者所在企业非常重视依托专利参与国内和国际标准制定,通过专利和标准的结合实现专利标准化,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具体而言,在推进专利挖掘和标准制定之前,企业需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掌握相关技术和标准的发展动态,为创新研发和制定技术标准提供指导;围绕核心技术开展专利布局,力争在技术标准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增加话语权;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产品、企业乃至产业的竞争力。(孙明岩 作者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知识产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