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扎实推进“减证便民”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提升知识产权领域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创新动力和活力不断释放。
一、清理证明减材料。以便利申请人为原则,全面清理取消没有法律法规设定依据的、非知识产权业务办理和监管要求所必须的、可以通过网络核查或告知承诺等方式替代的,以及知识产权局可以自主核验或自行获取的证明事项30余个,例如,申请人办理专利分案申请时,不再要求提交专利分案原申请文件副本,改为通过部门内部核查;申请人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备案时,不再要求提交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累计减少专利、商标领域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约2900万份。发布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全面清晰指引,并逐项明确各环节需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确保政务服务事项与证明事项衔接一致。
二、告知承诺压时限。有针对性选取与企业和群众创新活动密切相关、使用频次高的证明事项,精准推行告知承诺制。截至目前,已实现在专利商标质押登记、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中,推行告知承诺办理,切实简化办理程序。与推行告知承诺前相比,专利质押登记纸件办理时间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电子化办理进一步压缩至1—2个工作日;商标质押登记办理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疫情期间,探索开展告知承诺办理专利费用减缴,并会同税务总局开展专利费减申请人纳税信息核验,强化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明确将承诺不实或未履行承诺的行为列为失信行为,推动管理模式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转变。
三、数字赋能降成本。2022年起,全面推行专利、商标电子证书,分阶段取消纸质证书发放,实现从申请到授权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发布专利证书、商标证书、专利代理师资格证等5种电子证照标准,加快推动在更大领域和更多场景以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2023年1月,上线专利业务办理系统,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业务集成化办理,申请人登录该系统即可在线办理专利全流程业务,大幅减少办事环节。
四、信息共享增效能。不断完善政务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共享专利授权、商标注册等8种知识产权数据和2种电子证照信息,允许跨部门网上共享核验,以行政机关工作效能提升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速赋能。在阿里巴巴、京东等开展电商平台专利权评价报告共享试点,累计共享核验评价报告9万余份,支撑平台企业及时处置权利备案争议和纠纷1500余件,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国务院客户端上线“知识产权”主题服务专栏,实现专利公布公告、商标公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等信息“掌上查”,不断拓展知识产权数据获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