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面搭建了88个湾区专题专利数据库,助力创新主体实时掌握相关产业技术的研发、引进、专利申请等态势,为创新研发提供丰富的专利数据服务。
近年来,广东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动构建“一体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全方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为广东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有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构建“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机构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关键。广东统筹推进分级分类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依托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1家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骨干机构,为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提供核心支撑。支持建设20家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其中,12个地市经市编制等部门批准同意,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全省“一体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构建“一体化”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广东已建成6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并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及各类市场化机构,建设6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为大湾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在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同时,广东注重加强知识产权政务服务窗口布局。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综合业务窗口1个,专利代办处服务窗口2个,商标大厅1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受理窗口17个,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了6个专利代办服务站,窗口全面覆盖珠三角和粤东西北,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均等。
强化“全方位”公共服务供给
充足的信息资源是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的基础。近年来,广东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专题数据库,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资源供给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后,整合、扩充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15类知识产权大数据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主体提供覆盖更加全面、信息更加丰富的知识产权大数据检索分析服务。平台可提供检索的全球专利数据达到1.66亿条,中国、美国、英国和马德里商标数据9133万条,地理标志数据2501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6.4万条。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访问量超过220万次。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指导下,广东建设国内第一个国际商标信息查询的官方系统—欧盟商标查询系统(EUTMS),累计提供欧盟商标数据总量超过213万件。
为服务大湾区特色产业发展,广东全面搭建了88个湾区专题专利数据库,包括20个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专利数据库、3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据库、14个重点产业或行业专利数据库、18个地方特色行业专利数据库、2个重点技术专题数据库,有效缩短了大湾区创新主体获取专利信息的时间,助力创新主体实时掌握相关产业技术的研发、引进、专利申请等态势,为创新研发提供丰富的专利数据服务。
此外,省级官方企业办事移动平台“粤商通”App上线了“搜专利”“查商标”功能,面向广东各级管理部门及创新主体提供移动端便捷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功能上线以来,累计提供移动端专利和商标检索超过40万次,真正实现专利商标信息“触手可及”。
打造“全链条”公共服务产品
近年来,广东着力增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打造了一批服务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链条”公共服务产品。
广东以实现全方位利企便民为目标,推进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建设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集成包含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港澳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等要素的服务事项64项,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为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
同时,广东推动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知识产权公益服务,支持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TISC)建设集成电路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发布专利导航报告,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信息服务中心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与广东省数字化战略融合,赋能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汕头大学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创新合子”网络服务平台,开展开放式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截至目前,广东共有5个典型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
在专利导航服务方面,目前,广东省获批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专利导航服务支撑机构12家,获批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8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广东累计公开发布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现代轻工纺织4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有效提升了重点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社会反响热烈。
此外,广东还积极探索湾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合作。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在内地设置了1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问询点”,为内地公众提供香港知识产权一般性业务办理流程的咨询服务;推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正式在港设立“内地知识产权业务咨询邮箱”,为两地共同探索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领域交流合作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