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
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服务创新发展,共创科技未来
发布时间:2024-08-01 信息来源:《创意世界》期刊

大连化物所TISC 聚焦洁净能源关键领域,以能源领域重点产业为服务切入点,发挥科研院所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逐渐形成了涵盖基础、高级与自选增值三个层次的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为区域用户提供全面系统便捷可及的知识产权服务。

在山海之间,知识产权为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TISC)扎根于中国东北的滨城—大连,依托研究所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创新优势,为区域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与服务,为创新生态系统中各方之间的紧密联系铺设桥梁。

大连化物所TISC于2020年9月开始筹建,并于2021年通过考核正式运行。作为TISC在华设立的第四批50个正式运行单位之一,大连化物所TISC依托研究所深厚的科研底蕴和丰富的技术积累,旨在构建一个集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技术转移转化、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先进的信息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自成立以来,大连化物所TISC秉承“服务创新发展,共创科技未来”的理念,致力于为科研人员、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专业、高效的技术信息与知识产权服务,不断推动区域乃至国家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

多措并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承载着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使命与目标,大连化物所TISC自获批以来持续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工作,按照系列政策文件的指引和部署,举办知识产权相关讲座培训,持续进行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宣传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机构管理方面,大连化物所TISC实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拥有健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服务工作体系,确保日常运营的专业性和流畅性。中心遵循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要求和规范,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在团队建设方面,大连化物所TISC汇聚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以及高层次法律人才,建设由专职的信息服务人员与兼职的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团队。由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牵头组建多元化背景的精英队伍,包括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和预警专家库专家、第一期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国家专利代理师、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等复合背景人才,硕士以上学历15人,占比达到了100%。此外,配备院所两级知识产权专员100多人,为研究所知识产权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中心通过定期培训、国际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确保服务的前沿性和专业性。

在资源建设方面,大连化物所TISC积极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建立了涵盖专利文献、科技期刊、行业报告等在内的多元化信息资源库,与国内外知名数据库、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与互惠。同时,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拥有服务器12台,CPU160核,内存672G,数据存储空间306.91T。大连化物所TISC还将持续投入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三箭齐发”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大连化物所TISC聚焦洁净能源关键领域,以能源领域重点产业为服务切入点,发挥科研院所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逐渐形成了涵盖基础、高级与自选增值三个层次的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为区域用户提供全面系统、便捷可及的知识产权服务。

在基础服务方面,大连化物所TISC“搭建自主可控数据平台,保障科研创新信息安全”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获评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其打造的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汇集全球超过1.8亿条专利数据,提供检索、分析等多功能服务,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用户知识产权应用能力。

中心还开展了信息服务,包括免费培训、检索咨询等,助力各界提升知识产权认知度。同时,通过“能源训练营”公众号分享热点信息,累计推送TISC月刊42期,推送“双碳政策”速递23期,有效传播知识产权资讯与政策解读,惠及人员超过3000人,涵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众多群体。

在高级服务方面,大连化物所TISC聚焦特色检索、深度专利分析导航及进阶培训。中心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专利检索与深度分析服务,尤其在氢能领域开发应用AI技术强化专利检索,已服务了十余家能源企业。此外,还举办了4次高级别培训,覆盖400多人次,聚焦能源专利布局与运营,举办绿色低碳等研讨活动,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同时,大连化物所TISC还先后承担了30多项省市专利导航项目,为产业发展献策助力,为科技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大连化物所TISC主导制定辽宁省地方标准《高价值专利价值评估规范》,综合考虑专利的法律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等,构建三级指标来准确、合理、全面地评估专利价值,规范指导大连化物所TISC开展专利价值评估及高价值专利培育等工作。同年,研究所开展以产业化为前景的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分级评估达到1352次,同时支撑培育高价值专利数量达到500件,涉及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有效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及产业链合作效能提升。其中,2023年大连市氢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研究成果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交会期间发布,有效推动了氢能专利导航成果的传播利用。2024年,辽宁省产业集群专利宏观态势导航分析研究成果于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辽宁分会场发布。

在自选增值服务方面,大连化物所TISC基于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平台精心构筑6个能源领域特色专利专题库,包含专利数据超过千万条,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有效提升细分领域信息服务效能。同时,打造了多样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产品。2023年至2024年期间,中心促成专利成果转移转化百余项,交易额达到近3亿元。

此外,中心还参与了所在区域标准化服务规范的制定,并以专著形式出版发行各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通过技术开发、许可、入股等形式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与产业联盟建设,加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崛起。

聚力能源领域产学研融合,硕果累累

在其他方面,大连化物所TISC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023年,大连化物所TISC依托中国科学院人才库,围绕国家能源领域重大需求,推动研究所“践行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融入项目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中,形成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的全过程专利管理模式。

中心从专利提案、撰写、申请、审查到授权维护各阶段,全面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持续跟踪研发进展,定期进行专利检索分析,为重大项目配备知识产权专员,积极开展专利海外布局和组合运用工作,建立专利管理数据库和专利专题数据库,建成洁净能源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平台,支撑和保障重大成果的产出、示范及推广应用。该项工作于2023年入选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典型案例,成为东北三省唯一入选案例。

自组建以来,大连化物所TISC持续协助储能技术团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群”战略,培育高价值专利,新签订专利技术许可合同额达到8000多万元。2024年,“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专利技术转化”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产业化十大经典案例,成为辽宁省和中国科学院的唯一入选案例。该项工作对于提高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推动技术进步与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成就不仅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也彰显了大连化物所TISC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的独特价值。

展望未来,大连化物所TISC将继续秉承“服务创新发展,共创科技未来”的发展理念,深化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关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持续提供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助力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努力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标杆。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潮中,大连化物所TISC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创新之路,与社会各界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奥杰 杜伟 王春博 郭亚勤 郑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