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
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用好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01 信息来源:《创意世界》期刊

中新公司积极开拓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工作,深入探索地理标志服务工作模式的新视角与新思路,通过“培育挖掘、核准使用、品牌建设、运用促进”四位一体联动发力,讲好地理标志故事。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以下简称审协广东中心)对外服务的窗口,广州中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公司)于2019年获得授牌,成为全国第二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近年来,中新公司结合广东省地域特色,开展了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商业秘密和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在地理标志方面,其探索出一套“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即挖掘培育、核准使用、品牌建设、运用促进,先后服务了惠州、汕尾、河源和茂名等地,深入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有效提升了地理标志的社会认知度和市场价值。

挖掘、培育地理标志品牌

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挖掘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及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建设,对于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深化地理标志品牌形象也有助于激活文化基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在惠州,中新公司协助当地政府培育了“龙门大米”地理标志产品。目前,“龙门大米”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此外,“龙门米饼”“铁岗米酒”等一批潜在地理标志资源也被挖掘出来,惠州的地理标志保护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汕尾,中新公司深入挖掘“汕尾马鲛鱼丸”及“宝楼姜”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志书、年鉴、国家图书馆等多方数据库检索,对培育产品送检,参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规定与申报要求对申报可行性进行评估,并结合调研情况对其产业化发展前景提出发展建议,推进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进程。

在茂名,中新公司为茂名市“电白沉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材料展开问题原因分析,并通过文献检索梳理特定品质特征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加快了“电白沉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进程。在河源,中新公司成功辅导连平县2家企业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核准使用,实现“连平鹰嘴蜜桃”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核准使用企业“零的突破”。河源市沉寂了5年的“连平鹰嘴蜜桃”地理标志产品,由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规范企业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规范使用,中新公司还组织开展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培训”工作。

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顺应了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为推动区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助力。

去年,河源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河源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推介会暨地理标志品牌经济发展座谈会”,一批河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在活动上集中亮相。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源米粉、连平鹰嘴蜜桃、紫金春甜桔,农产品地理标志东源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源仙湖茶,及地理标志培育产品河源五指毛桃、和平猕猴桃、和平腐竹、龙川山茶油、龙川大米等,通过实物、信息系统、图片、视频、文创、周边产品等多种展览形式,全面展示了河源优质特色农产品形象。

在活动现场,“东源仙湖茶”“紫金禅茶”茗茶品饮体验区人气十足;助农兴农的直播推广效果显著;专门设计制作并印发的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宣传册(包含河源市地理标志寻味地图、品牌经济建设路径等内容),也在消费者中取得良好反响,进一步扩大了河源市地理标志产品及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了其品牌效益。

此外,中新公司还开展了《品牌建设赋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课程讲解及互动交流,为行业协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及电商代表等群体详细解析了运用品牌建设及营销组合策略推进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做法。同时,邀请了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专家与地理标志相关企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农户及电商代表等共同开展“2023年河源市地理标志品牌经济发展座谈会”,聚焦河源市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品牌建设路径及战略发展方向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打造地理标志对话平台,共话河源市地理标志品牌经济发展未来。

通过多条市场化媒体宣传渠道,河源市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得到增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强化地理标志运用促进

地理标志认证给特色农产品穿上了“保护衣”,然而地理标志在管理、保护、使用等方面存在着难点和堵点。为促进地理标志的规范使用,中新公司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管理经验分享会暨地理标志产品电商直播培训”活动,使当地企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及种植农户充分了解地理标志、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达到“品质能保障,商品会宣传,销售有渠道”的目标。

例如,面向河源市首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源仙湖茶”,中新公司组织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调研及座谈会,深入了解仙湖茶基地种植规模、地理环境及“农业+科技 +旅游 +文化”的发展思路,就“东源仙湖茶”地理标志发展思路及运用的有效做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并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讲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概念普及》等课程培训,运用“地理标志 +商标”双保险,保护当地特色农产品。

再如,连平鹰嘴蜜桃是河源市成功挖掘并培育的一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平鹰嘴蜜桃专用标志的获准用标企业以此为契机,凭借其专用标志的“金字招牌”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认可,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据统计,连平鹰嘴蜜桃自2020年6.5元/斤批发单价增长至2023年10.5元/斤,批发单价提升幅度在35%以上,“谢小桃”连平鹰嘴蜜桃推出9个佳果精品装,其市场售价可达108元/件。

目前,连平县已经建立起桃旅综合产业,依托“连平鹰嘴蜜桃”地标特色产品桃园建设“趣田野”民宿,运用举办桃园音乐晚会、桃树认领等营销方式为“连平鹰嘴蜜桃”持续引流推广,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大大提升了当地的文化价值,加速其农业现代化转型并且助力偏远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讲好地理标志故事

中新公司积极开拓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工作,深入探索地理标志服务工作模式的新视角与新思路,通过“培育挖掘、核准使用、品牌建设、运用促进”四位一体联动发力,讲好地理标志故事。

其积极开展地理标志挖掘与培育、品牌建设等工作,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扩大了当地地理标志产品及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品牌效益,提升了农产品市场销售额,促进兴农富农,加快推进广东省偏远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品牌与市场竞争优势,促进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其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专题培训及宣传推广工作,增强了当地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核准工作的认可度及使用申报参与度,为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添助力。

通过“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广东惠州等地留住了乡愁,擦亮了地方名片。中新公司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的要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及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的部署要求,同时践行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部署,支持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为河源市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工作精准施策赋能增效,也为扎实推进广东省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对加速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助力粤东西北偏远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州中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郝爱昕 刘振 左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