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协江苏中心突出服务国家创新体系,面向长三角地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动对接、持续跟踪,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模式,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贯穿科技创新全过程,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模式加速涌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作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以下简称审协江苏中心)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突出服务国家创新体系,面向长三角地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动对接、持续跟踪,因地制宜地创新服务模式,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贯穿科技创新全过程,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组建专班服务国家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承担着我国突破原创性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的重任,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审协江苏中心以人才交流为纽带,组建专班全力支持国家实验室工作,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在实验室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中,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深度融入创新活动全过程的保障机制。其强化在科研立项、成果发布、学术交流等工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与风险防控,推动形成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
国家实验室的项目布局聚焦国家最紧迫的需求。专利导航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增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协江苏中心作为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建立与国家实验室重点科研任务相适应的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在重大项目立项阶段,开展以专利数据为核心、深入融合各类数据资源的专利导航,全景式分析技术创新方向、竞争格局,为科研团队优化研发路径、提升研发起点提供有效指引,为科研攻关保驾护航。
同时,审协江苏中心与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聚焦关键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国内外科技、产业及政策动态,形成一系列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联动效应,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建设“院士知识产权服务站”
院士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审协江苏中心加强与科技部门工作的协同联动。2023年2月,审协江苏中心与苏州市科技局联合成立长三角首家“院士知识产权服务站”。聚焦院士团队实际需求,审协江苏中心组建材料、化学、电学、光电、医药五支专家团队,提供一对一、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应用。
审协江苏中心突出务求实效,由五支专家团队深入开展需求调研,精准锁定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在与某院士团队的座谈交流中,发现其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成果,并且正在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针对这一现状,专家团队结合院士团队的研究进展,梳理专利保护现状,开展相关领域专利信息分析,帮助院士团队更深入了解该领域专利保护态势、产业发展趋势。为院士团队“量身定制”相应领域的知识产权系列课程,有效提升了科研人员的专利保护、运用意识和能力。通过逐家走访,审协江苏中心解答个性问题,切实解决科研人员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难题。
自“院士知识产权工作站”成立以来,审协江苏中心累计开展现场服务近20场,提供各类专利分析报告6份,切实为院士团队“排忧解难”。
服务高校科研机构,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专利研发的引领者,也是专利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侧。审协江苏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合作的新模式。
审协江苏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要网点”的作用,强化优质高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接,为重点高校开展存量专利质量梳理盘点,并以盘点出的高价值专利为基础,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脉络和专利保护态势,为高校科研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政策解读、实务培训,助力其准确把握专利转化运用市场前景和潜在风险,提升专利转化运用能力。
在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审协江苏中心还推出一系列“知识产权进高校”活动,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2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深度融合,把课堂“搬进”高校,增强高校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共同培育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推进“产才对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家战略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型骨干企业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4月,审协江苏中心联合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启动“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行动聚焦江苏省21家重大创新主体知识产权需求,推动审协江苏中心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与江苏省重点产业进行精准对接、深度对接、长效对接。行动中,审协江苏中心高标准组建专家团队,通过调查问卷、调研走访和专题座谈等多种方式,精准摸底“把脉”,找准难点、痛点,高效对接服务需求。截至2023年底,首轮产才对接行动累计开展对接服务260余次,提供咨询180余次,形成分析报告70余份,专题培训45场,实现了知识产权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多链融合”,助力江苏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3年 9月,为进一步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审协江苏中心会同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启动了第二轮产才对接行动,服务对象拓宽至江苏省内八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服务覆盖面更广、服务聚集度更高,进一步促进江苏省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和新兴产业建链。
强化全链条、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既是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能、运用效益的内在需要,也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审协江苏中心将按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部署要求,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对标更高标准和更好水平,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