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全面总结阶段成效、查找问题短板、部署攻坚任务,确保高标准完成验收评审,成都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作专班办公室于4月2日召开成都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市场监管系统推进工作会。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兰彬出席会议,市局相关处室(单位)、重点区(市)县市场监管局及专班办公室负责人参会。
会议紧扣《成都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2023-2025年)》要求,聚焦任务推进情况,系统梳理建设成效与不足,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优化工作路径,推动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会上,专班办公室通报示范区建设总体进展,深入分析薄弱环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市局相关处室(单位)与重点区(市)县市场监管局围绕职责分工与任务清单,汇报工作成效、创新亮点、存在问题及下一步重点举措。会议研究审议了2025年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方案、2024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征求意见稿)、成都市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
白兰彬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当前示范区建设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全市知识产权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合力、加压奋进。一要坚定目标,全力冲刺验收。牢固树立“志在必得、不容有失”的信念,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高质量通过验收。二要细化任务,压实责任链条。对照建设方案和任务清单,全面开展自查自评,逐项细化梳理目标、进度、成效体现和责任分工,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时间表,倒排工期攻坚,形成“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时限到天”的闭环管理体系。三要系统统筹,强化全局谋划。把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整体推进,统筹试点任务与常规工作,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四要融合推进,深化体系建设。坚持“试点示范与日常工作双轮驱动”,既聚焦示范区创新任务攻坚突破,又夯实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基础工作。五要突出特色,打造标杆亮点。聚焦数据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产业服务、跨区域执法协作等领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都经验”,彰显示范区建设辨识度。六要精准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针对产业园区、高校院所、创新企业等重点群体,分层分类开展政策解读和普法宣传,提升社会知晓度,营造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