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宁波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若干举措》,提出10条具体任务举措,到2025年底,全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8%。
一是明晰产业发展路径。建立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将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各部门产业规划、“十五五”规划等政策。发挥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双通道”、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等作用,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扩规模、强质量、优结构、提速度”。
二是加快专利成果转化。加快在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布局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品为导向的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共性技术、新产品试制等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同时,建立完善“一库集成、双向匹配、精准推送、开放共享”的本地专利转化资源库,利用AI、大模型等技术推动高校院所高价值专利与企业精准对接、加快转化。
三是推动产业强链增效。建立专利密集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培育和推广一批经济效益高、专利价值贡献突出的专利密集型产品。支持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构建专利池,降低专利许可交易和技术推广成本,增强产业抗压能力和博弈能力。发挥商标与专利的组合效应,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商标品牌。
四是构建多元服务体系。推进数字化赋能,进一步提升产业知识产权图谱绘制、海外风险预警、价值评估等服务供给。协同推进国家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大知识产权质押、保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引育一批复合应用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夯实知识产权、金融、智力等服务支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