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年来,知识产权工作支撑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率先在全国实现知识产权工作集中统一管理,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双示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知识产权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论述,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蔡英权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5年来,深圳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转变,在知识产权领域实现诸多全国‘首创’,交出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深圳答卷。”
创新驱动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时代、新征程,深圳正以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为引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抓手,加速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蔡英权介绍,企业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深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以“6个90%”的创新密码,诠释深圳速度,即本土创新型企业占比超90%,企业集聚超90%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贡献超90%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2200亿元,实现18.9%的高速增长,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速;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0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接近国际创新高地水平(如东京、硅谷);国内专利授权量达24.19万件,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6万件,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彰显国际布局雄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增量双双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深圳GDP攀升至3.68万亿元,继续领跑全国城市发展,充分印证了知识产权驱动的创新模式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
昂扬奋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成绩斐然,得益于深圳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系统谋划和持续深耕。”蔡英权表示,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体系构建为支撑,以生态优化为保障,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制度先行,印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开展首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工作试点、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平台支撑,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设立首个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累计为企业挽回损失超22亿美元。区域协同,率先出台面向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立河套知识产权司法与仲裁协同保护中心,推进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国际护航,“构建立体化海外维权工作格局护航企业扬帆出海”获国务院办公厅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通报表扬。深圳营商环境评价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盘活存量,完成专利盘点1.87万件,组织各类运营平台上线运营专利超14.1万件,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金融赋能,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超504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达219亿元,领跑全国,为创新企业开辟了低成本融资渠道。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标准引领,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网络覆盖,建成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6家,各类知识产权服务窗口14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72家,形成“节点网点+分窗口+保护工作站”的市、区、街道三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便利创新,开通全国首个面向香港相关创新主体的专利预审服务通道,促进深港创新融合。产业聚集,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39.14亿元,增速达20.6%,产业生态日益繁荣。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化拓展。承办全球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国际交流研讨会等国际活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建设运行,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和国际创新成果在内地转化迈出坚实步伐。
改革赋能构建知识产权强市新标杆
创新动能澎湃,离不开改革这把“金钥匙”。蔡英权表示,近年来,深圳牢记殷殷重托,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高位推动知识产权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扎实成效,知识产权工作实现多个“率先”。
构建治理体系。率先在全国实现知识产权一体化行政管理;创新建立港区陪审员制度、集中快审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三检合一”。
完善制度体系。率先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立法,建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行政禁令、技术调查官等一系列制度。
拓展试点领域。首批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等工作,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
打造示范标杆。“建立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创新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等8条创新做法获全国推广。
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对深圳知识产权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下一步,深圳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要求,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加快完善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开放协同、运行高效的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加快完善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谱写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篇章!”蔡英权表示。(记者 冯飞 白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