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研讨暨江苏省知识产权智库联盟学术沙龙在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成功举办。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传博出席沙龙。来自省生物医药领域内的政产研学代表三十余人参加了研讨。
张传博在交流发言中指出,知识产权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支撑,要着力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要坚持系统思维,跳出知识产权来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生物医药领域的许多知识产权难题,如高校专利质量与转化困境,根源在于科研考核评价转化管理机制、校园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知识产权部门单打独斗,必须加强与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协同,从更高层面进行系统治理和综合改革;二是要提升战略高度,以战略思维来谋划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工作虽微观具体,但直接关系到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的核心利益与长远发展,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略问题,许多创新成果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应用,深层次原因在于初期缺乏战略性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全局谋划,必须将知识产权提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三是要聚焦精准赋能,将知识产权全流程嵌入创新活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不能包打天下,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和发力点,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探索“一产一策”的知识产权精准赋能模式。下一步,省局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样板,汇聚各方智慧,力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支撑方案与赋能举措,系统性地助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沙龙活动上,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部负责人介绍了全国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的建设情况及服务成效。专家学者围绕多项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对“生物医药创新药物专利保护的政策短板与突破路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AI与医药研发精准匹配、校企合作质效提升”等十余项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内的知识产权议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建议。企业代表结合药品审评审批、专利链接制度运用、境外维权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呼吁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撑。
大家一致认为,江苏要在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上形成“高标准、系统化、前瞻性”的制度供给,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培育高价值专利,提升国际竞争力。
活动还参观了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详细了解该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协同及知识产权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效。(江苏)